美國上季GDP僅增2.4%,雖加深市場對下半年經濟前景憂慮,惟當地上月消費情緒指數勝於預期,加上中西部製造業擴張步伐加快,令大市表現牛皮。
甫踏入下半年,亞洲再度掀起加息潮,如印度、泰國、南韓、馬來西亞、台灣、越南及新西蘭等先後加入行列。多國中以印度升息速度最為頻密,超越亞洲同儕,主因當地6月份基準物價指數增幅,連續五個月高於10%水平,故上周初印度央行分別上調隔夜借貸利率,及逆向回購利率,以遏止當地通脹。
同時該行認為目前息口水平,尚未符合強勁的經濟增長,亦未干擾到復甦步伐,意味加息周期尚未見頂,相反縮窄拆借息差,可促進金融體系釐定息率低效率。事實上,整個亞太區因沒有削減公共開支預算的迫切性,政府可以透過政策傾斜及作出補貼。以印度為例,當地政府仍堅持落實全面提高石油產品售價,從而減低補貼開支,並開放汽油及柴油的定價機制,改由市場主導便為一例。
印度上季經濟增長動力,主要源自製造及服務業,同期企業季度盈利按年上升 38%,優於市場預期,比去年該國企業獲利平均倒退3%理想。當地股市今年續受外資垂青,流入資金逾70億美元,為新興亞洲市場之首。雖然印度今年連番加息,但應有助抵銷通脹升温局面,不過當地經濟基本面佳,近期投資主題仍以內需、生化醫療及基礎建設為主,由於三組股份對息口敏感度較低,故升息應無礙股市上漲空間。
由於今年雨季下雨量充沛,而當地農民佔總人口的6至7成,預料農作物豐收有利提振農民消費。此外現時印度製藥或研發成本,僅為美國的10%,故現時美國14%銷售的藥物中,皆由該國生產製造,加上市場憧憬當地續有藥廠併購,對該組股份起正面作用,至於基礎建設股則受業績推動造好。有意認購印度基金者,亦可按圖索驥,吸納增持前述板塊的股票基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