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文章是有兩大風險。其一,筆者的妻子會懷疑筆者為甚麼對女人有那麼多的認識;其二,被女讀者咒罵,從此不看筆者的文章。
在書展首天,碰到李韡玲,被她一把抓住,買下她的《女人要知道的80個護膚秘密》和《美得天然》;筆者當然不甘示弱,捉她買回筆者的《樂觀時變》。李韡玲這個天然美容專家「粉絲」甚多。沒法,香港女人愛美。更何況港女的生理狀況比實際年齡大,有些甚至超老16年,不努力修補修補,怎能參與求偶競賽!?
港女更痛苦的現實是,政府統計處公布的香港最新人口推算數字,其中人口的性別比率(即相對每千名女性的男性數目)將由2009年的889名顯著下跌至 2039年的744名。雖然不同年齡組別的性別比率互有差異,尤其是25至44歲的年齡組別,預期會較受年輕女性外籍家庭傭工所影響。此外,持單程通行證從國內進入香港居住的香港男士的妻子持續流入,亦是性別比率下跌的原因。撇除外籍家庭傭工的數據,性別的比率仍然較高,由2009年的955名下降至 2039年的804名。香港人口男少女多的不平衡情況已持續出現多年,並且繼續惡化下去。
「剩女」正在增加
港女嫁不出去的人數有增加之趨勢。從附表中可見到2009年20至24歲年齡組別女性比男性多出13,900名;25至29歲組別女性比男性多出74,700名;30 至34歲組別女性比男性多出87,900名;35至39歲組別女性比男性多出93,400名;40至44歲組別女性比男性多出71,400名。這幾個組別的女性人口比男性共多出341,300名。就算撇除外來家庭女傭工的數目,香港的適婚年齡「剩女」(筆者按:「剩女」詞帶貶意,筆者只按時下港人採用的潮語,望各位女士讀者體諒。)仍有9萬多名嫁不出或不願嫁出去。令「剩女」感到更加沮喪的現實是去年5萬對新人之中,有近1. 4萬港男娶國內女,而只有2,599名港女嫁給國內男。
人口統計數字和人口推算數字從來是政府制定長遠政策的依據。也是目光遠大的商人改變經營策略和部署長遠發展計劃的基礎。
男少女多的事實,在職的女性特別是適婚單身女性是高消費群,商人及有關專業人士自然把女性的生活模式研究,放進生意計劃內。一切與女性生活有關的生意諸如美容、整容、衣飾、消遣、運動、社交、醫療、寵物……都是一盤一盤的大生意。
目前位居政府機構及公司管理層要職的女性數目高達9萬多名。經理級及行政人員的男女比率由2001年的7. 6名比2. 3名,上升至2009年的6. 9名比3. 1名。從中學及大學的學生成績看,女生比男生取得更優異的成績持續增加,由此推算,女性位居要職的人數將會繼續增加。高職位的女性工作繁忙,更難找到合適的男士為結婚對象。
傳統的男性社會思想仍然有意識地或下意識地埋藏在港女心中,男士的收入應比女士多,男的要比女的高,男的權力應比女的大。這種傳統觀念給男人加添壓力和自卑感。於是,生活條件不夠優厚的港男跑上國內娶妻,大齡港男(大多已近中年)走到國內找年輕的女子結婚。明顯地,國內適婚女性已成為港女的競爭對手。
不過,願嫁國內男的港女仍然不多。國內人申請來港定居需時,加上國內男的平均收入比港女低很多;還有,國內男愛抽煙喝烈酒的生活習慣,港女難以接受。這些都是妨礙港女嫁給國內男的主要原因。既然天不作美,「剩女」疊埋心水過其獨身生活可也。
不少有大學問的人認為,獨身生活是一種缺陷的生活。幽默大師林語堂說過,人類在世上不能單獨生活而得到快樂。家庭是世界上唯一的自然單位,令人滿足的、有意義的單位。人一出世時已經是在家庭裏,而且人終身是和家庭發生關係的。獨身生活大都被視為「個人事業」的理想,這種理想不但有個人主義色彩,而且也有一種愚蠢的唯智主義色彩,就這種色彩而言,獨身生活是應該排斥的。林語堂這說法站在大自然造物,物物延續下去的觀點看,誰說不對呢?可是現實無情,人為的社會規範和道德的觀念阻礙了「剩女」建立家庭,而家庭的定義又是那麼狹窄,獨身生活是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逼出來的。
從美國電影Sex and the City可以看到美國一些獨身女人的生活模式。她們花自己賺的錢去買名牌、旅行、找短期男伴、跟女性朋友聚會無所不談。在香港,獨身生活的女性花大量金錢買靚衫、戴名錶、上美容院瘦身、找醫生除斑和打食肉菌針……。總之,想盡一切方法留住日漸失去的青春。
瘦身纖腰的美容院生意好到不得了。記得不久前一家上市美容院公司的高層對筆者說,有些女士一出手便花過百萬元買進一批美容用品,也有不少女性花大量金錢長期做消脂纖腰等美容修補。難怪筆者一位年輕朋友說,他的妹妹中學畢業在美容院工作月入過4萬元,比大學畢業生的平均月薪高出兩、三倍。
除了注重美容衣飾外,獨身女性樂於享受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不時約同女性朋友出外吃飯喝酒;談生活講男人;培養一兩種興趣,例如:插花、做餅、讀書、打球;每年約同朋友出外旅行兩三次;上一些學習班或兼讀一個碩士課程;有閒錢在手,炒炒股票、炒炒樓;碰到合眼緣的男性,拍拍散拖;無聊時東hea hea,西hea hea;感恩時,參加一些義工活動。總之,就是找活動找藉口打發時間。
獨身最怕寂寞
時間這東西要的時候感覺不夠,孤寂的時候總覺太多。獨身生活的女性最怕寂寞,特別是生病的時候,喝一杯水也要自己爬起床去倒。寂寞得要命的時候可能失去矜持,走去蘭桂坊泡鬼。日本東京歌舞妓町「鴨」店排滿一整條小街,讓寂寞的女性進去消磨一個晚上。香港「鴨」店數目稀少,隱蔽營業。日後因應市場需求,「鴨」店在港九紅燈大街開門營業絕不稀奇。
石SIR說,解決香港「剩女」的方法是回復納妾。香港一夫一妻制立法已近40年,但香港的富豪擁有一合法妻子和一個以至幾個所謂「紅顏知己」變相妾侍的數目不算少。或者,「剩女」可考慮信奉伊斯蘭教,最多4個女人同嫁一夫,得到丈夫平等看待,無妻妾之分。但有多少個「剩女」願意這樣做呢?
獨身女性在老死之前,最好還是去信奉一宗教,心靈上追求神的幫助,生活中也得到教友的支持和感情上的分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