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2日 星期二

曾淵滄專欄:順應中央政策來選股

恒指昨日先跌後升,先跌 276點,再回升 400點。過去幾個交易日,恒指也多次出現反彈,而且總是先下跌 200點至 300點後反彈,短炒王不妨留意這個短期走勢。當然,記着,只是短期,而且是超短期。基本上,目前的調整壓力是來自技術上的走勢壓力,是恒指連升 9個月後無力再向上而產生的壓力。市場消息則好壞參半,好消息似乎還多一些,美國 GDP增長率不錯而又無加息的壓力;中國的建材下鄉政策正式拍板,國務院一號紅頭文件顯示大量的扶農政策,內需繼續扶持,鼓勵農民搬入二三線城市……,好消息不少。因此,現在是選股比猜大市走向更重要的時候,像中國建材( 3323)這隻昨日我極力推介的股就升 11%,其他建材股反應也相當不錯,有中央政策支持,大市是升是跌都不重要。英國《星期日電訊報》報道,根據其消息,滙豐控股( 005)有意收購中國三大銀行之一的 51%股權,方法是將旗下的恒生銀行( 011)或交通銀行( 3328)的股權用來交換。真是莫名其妙,恒生及交銀的市值與中國三大銀行,即工商銀行( 1398)、建設銀行( 939)、中國銀行( 3988)相比,差得太遠,怎麼可能以恒生、交行的股票來交換 3大內銀股其中一家的 51%控股權。

至今為止,滙控連交行 51%的控股權都取不到,還談甚麼 3大內銀股的控股權? 3大內銀股的總經理級人物會是亦官亦商,若滙控接管,不等於丟官?《星期日電訊報》真是異想天開。中國金融改革,把 3大銀行的其中一間賣給滙控不是不可能,但不是用恒生、交行的股票來換,最大的可能性就是用滙控本身的股票來換。由滙控發行新股用來換取 3大內銀的其中一家的 51%股權是可行的,如此一來,滙控就成了世界第一大銀行。不過,當滙控發行大量新股來交換 3大銀行的股票後,滙控的單一大股東就變成了中國政府,滙控高層願意接受嗎?另一個可能的行動是賣掉恒生的股票以換取相當比例,但不達到控股權的 3大內銀股的股票,情況如目前持有交行 19.9%一樣。不過,不論怎樣變,滙控今後的目標肯定是全力進軍中國市場,行政總裁長駐香港也是為了這個目標。曾淵滄 城市大學 MBA課程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