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七日,美國發生很多事情,當中包括奧巴馬發表國情咨文,感覺是他又再一次證明,表達能力高,就算內容空洞,仍然可以獲得大眾的掌聲。至於周一的財政預算案,先不看細節,單是預算今年高達1.6萬億美元的財政赤字,將會佔美國GDP之比例達到10.6%,只可以說對比歐洲國家如希臘及英國,情況仍未致失控,加上歐元之困局日益加深,令全球資金不得不重新肯定美元的地位,同時亦令美國發債能力加強,可是長貧難顧,如果美國今年無法將經濟增長的動力,由Wall Street再度轉移至Main Street,那麼全球金融市場將會衍生多一個問題,就是國債風險問題。
當大家的焦點放在奧巴馬身上時,大家可能忽略了美國參議院於上周勉強通過,將美國國債的發行量,增加1.9萬億美元,至14.3萬億美元的歷史水平。或許因為有關法案之通過,所以奧巴馬才有膽量推出較市場預期為多的赤字預算,可是如果當美國的發債量,真的提升至14.3萬億美元時,那將代表每名美國公民,將要背負高達 4.5萬美元的債務,如何清還?相信煩惱不在美國政府身上,而在一眾債權人身上。
或者大家會期望,美國能將所有開支,用得其所,尤其是追加的1000億美元刺激就業方案,可以取得效果,不過當大家發現,今次預算案中,美國將動用1593億美元用於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的反恐戰,數字還較刺激就業方案的追加金額為大時,身為應屆諾貝爾和平獎得獎者的奧巴馬,是否正在走前任美國總統之舊路,在實施減稅的同時,仍向伊拉克及阿富汗發動戰爭,最終令美國的赤字有增無減,情況實在是令人憂慮。
當然,既然美國的情況根本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同時龐大的赤字預算案已經發表,那麼美國迫在眉睫的問題,將會是如何有效控制今年發債的利息開支。還記得上周估計奧巴馬向華爾街開戰的背後真正原因嗎?如果股市下跌真的是華府與各美國金融機構之默契,再將這個想法印證在美國未來龐大的發債量上,那麼股市下跌的得益者,將不只是華爾街,因為奧巴馬政府亦會受惠。
試想一想,當股市出現調整,歐元難以看好,美元持續反彈,商品市場受壓,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上還有甚麼產品值得投資?不知何解仍然獲得最高投資評級的美國國債自然是最佳選擇。
或者仍然有不少投資者對美股是否真的出現調整感到懷疑,尤其是近日華府加強華爾街監管對美股之影響,似乎逐步淡化,可是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3月時曾向大家介紹的圖表大師Robert Prechter?他在11個月前建議投資者平空倉,並預期美股將會出現大反彈後,近日他警告投資者,美股已再度陷入跌浪之中。
技術派的想法,與本人之陰謀論不謀而合,美股是否可以樂觀對待?好好想清楚吧!(筆者為經濟評論員,逢周一至周五見報,wong.waihong@yahoo.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