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7月翻身,重上21000點心理關口,後市繼續看好。看好的主因,是環球銀行體系的流動性改善,資金成本趨降,而且太過便宜,鼓勵投資者買入風險資產。如果未來兩年持續超低息,香港股及樓再來一次「泡沫式」破頂,亦非不可能。一言以蔽之:錢多成本低,炒!
資金太多,成本太低,等於鼓勵投資者尋險炒賣,追求回報。中、美股市俱在經濟前景被預期下滑的情況下,於7月初見底,然後反彈。經濟放緩,債券被熱捧,債息大跌,這點不難理解。不過,經濟放緩,股市卻無懼而反彈,出現股、債齊升的現象,卻並不多見。然而,股、債齊升的情況,可能成為日後的「新常態」,因為美國國債的回報超低,投資者被迫「買股」尋求更佳的回報。
拆息降美元跌 Carry Trade盛
請戰友先細閱以下的事實:3個月倫敦美元拆息(圖一)於6月17日見頂,高見0.53925厘,然後反覆回落至上周五的0.45375厘。美滙指數(圖二)亦於6月17日見頂,高見88.70,然後反覆回落至上周五的81.50水平。1個月上海銀行同業拆息(圖三)於6月25日見頂,高見4.05厘,然後反覆回落至上周五的 2.1575厘。
3個月期倫敦美元拆息近期回軟,反映環球銀行體系的流動性較前改善。將倫敦美元拆息下跌,與美滙指數下跌合起來看,便可以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大戶因為銀行體系的銀根較前鬆動,於是進行大手套息╱利差交易(Carry Trade,簡稱CT),亦即大量借入並沽出美元,買入風險資產,形成7月美股、債齊升,美元下跌的現象。
內地拆息於6月25日見頂後持續下降,上綜指亦於7月2日(周五)見底,當日低見2320點。不才4周前,7月5日(周一)曾在本刊發表題為《內地無衰退 看好上綜指》一文,當時便已指出,拆息見頂回落,流動性改善,因而看好內地股市。
兩年不加息 有利CT
這個現象持續下去,必需要:
一、美國經濟前景不能太好,但亦不能太差。經濟太好會有加息預期,資金成本會上升,美元亦會反彈,不利CT。太差會令銀行體系互不信任而影響流動性,一樣會令資金成本上升,同樣不利CT。然而,「債王」格羅斯上周估計,美國經濟會維持低增長,聯儲局未來兩年亦會維持超低利率。在這個經濟不太好但亦不太差的情況下,利息只能維持超低水平,最有利CT。
二、外圍沒有重大「爆煲」事件。須知道,聯儲局、歐洲央行等國家或地區,未來一、兩年雖然無條件加息,但如果出現「爆煲」事件,一樣會令市場拆息急升。但只要「天下太平」,拆息便會乖乖回落,大家便可以繼續借入並沽出美元,進行CT。
三、內地(或其他新興市場)擔心歐美經濟平平,影響到未來自身的增長,不會過多地收緊流動性。內地上半年因為擔心經濟過熱,曾經大幅收緊流動性,1個月拆息由1.8厘水平急升至4.05厘水平,不可以謂之少。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則不利中港股市。然而,不才預期,內地已經重返「適度寬鬆」貨幣政策,拆息今年再度大升的機會不大,有利股市反彈。
總括而言,港股後市可以繼續看好,理由是流動性充裕,支持資產價格上升。未來一段時間,戰友可能會看到,中美經濟繼續放緩,但股市繼續反彈的現象。傳統上,這樣的升勢可能被稱為缺乏基本因素支持,視之為「炒」或者為「泡沫」,戰友可以對這樣的升勢嗤之以鼻,不屑一顧,亦可以步步為營,順勢而行。不才認為,趨勢並非人力可挽,還是應該把握機遇,順勢而行,直至升勢完結,才好言淡。
電郵:oscarlee@hket.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