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4日 星期日
洞悉先几:用股價換取民望
「跌兩成,三連敗」,要形容的並不是股份走勢,而是美國總統奧巴馬上任一周年以來民望變化,以及民主黨接二連三敗陣的三場選舉。面對沉重打擊,除了及時認錯、轉移視線、連綿不斷地推出多項金融業改革措施(包括早前宣佈向大型金融機構收取金融危機責任費),以及促請參議院盡快通過成立消費金融保護局( CFPA)外,奧巴馬上周四與聯儲局前主席伏爾克( Paul Volcker)會面後宣佈,建議限制金融機構投資業務,特別是坐盤交易( Proprietary Trading),目的是要監管銀行風險。在金融海嘯發生後,美國政府隨即購入多家美國金融機構的優先股,其後更推出問題資產紓解方案,讓金融機構在「手緊」時向救市基金「伸手」。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 FASB)修改金融資產按市價入賬會計準則,到進行「壓力測試」前提早放風聲,若金融機構被評定為資本不足,將會有半年時間進行集資。隨着金融海嘯陰霾逐漸消退,金融機構提早償還貸款,個別金融機構業績大幅改善後,隨即建議發放大額花紅予高層,實在有違金融業改革本意。
上述金融業改善方案,亦是去年聯邦儲備局發表長達 19頁的《監督資本評估計劃:計劃與履行》,又稱為《白皮書》的一個延續,亦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徹底的改革方案,當中包括系統風險管理、提高美國聯邦儲備局的權力、監控市場和經濟潛在風險、要求金融機構提升資本水平,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監管等。然而,股神畢菲特不認同美國徵收金融危機責任費的理據,事實上此舉對從沒有向政府貸款並拒絕任何形式援助的金融機構,構成不公平。美國股市升近一年高位,總統民望跌至一年新低,此時此刻推出改革方案,亦可稱得上是審時度勢。然而,奧巴馬民望回升的代價,可能是美股繼續調整。黃德几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電郵: mailto:wongdickie@kingston.com.hk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