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拆解8大焦點 最懂國策基金經理

內地投資大師透析中資

李旭利小檔案

 ˙重陽投資合夥人

 ˙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畢業

 ˙04年,在30歲便出任內地最大的基金——南方基金投資總監

 ˙05年轉任中外合資基金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離職前控制資產近千億

 ˙09年與內地炒股致富的福布斯富豪——裘國根合作創辦重陽投資,轉職私募對冲基金

 ˙曾多次獲得十佳基金經理、晨星年度基金經理等獎項

  李旭利是內地的明星基金經理,坐盤的基金一出,例必大量超購。他為投資者津津樂道的,是穩健之餘,短炒也非常出色;包括在A股輾轉暴跌至1000點水平時,旗下基金仍可錄得正回報。巨無霸工商銀行A股上市,在上市首日大手掃入,並在兩個多月獲利100%賣出。

﹏﹏﹏﹏﹏﹏﹏﹏﹏﹏﹏﹏﹏﹏﹏﹏﹏﹏

  李旭利30歲就坐上了內地最大基金公司之一的投資總監位置,不但投資戰績長期優異;他也被內地媒體譽為最懂國策的基金經理。他相信下半年股市可以看好,「因為中央已經把困難想透了」。他為何撈低內房股、鋼鐵股?內地的地方債務有多可怕?中國經濟調整結構,會青黃不接嗎?他會詳細解答。

宏觀篇:

  1. 中央正調控經濟,外圍卻又未企穩,經濟動力會青黃不接嗎?

  經濟結構轉型,是一個很長的過程,美國日本也要近10年。不過中國政府對經濟干預的能力很強,會快一點,但還是3至5年的。其實,轉型不是你想轉,就一定得到想要的結果,最終還是要看需求,中國經濟現在最需要的,是房子、汽車等消費。

  中國的經濟結構可能從出口和投資為主,轉為投資和消費為主,但認為中國不需要投資是誤解,因為推動消費也要有相關投資,比如想讓老百姓增加交通運輸的消費,可能要有些建設;中國的投資或將從工業相關,變成大量跟消費相關投資,我不認為投資速度會降下來。

  中國發展的動能仍在,比如對住房的需求;所以,即便撇掉出口一塊,消費速度這麼高,經濟增長3至5年仍可以維持在8至9%。

  2. 地方債務危機會令金融體系出現系統性風險嗎?

  一些對中國比較悲觀的看法,是對槓桿的擔憂,但其實中國的居民、中央政府、企業也沒甚麼槓桿,只是地方政府有槓桿。但中國地方政府跟外國不同,有負債之餘也擁有大量的資產,所以,要解決地方的債務問題,賣掉部分資產就可以。這也是跟早前中央公布「非公經濟三十六條」脗合;由民營資金接盤地方的資產。

  所以,中國的金融風險遠遠比想像要小。我相信中央政府將比較傾向用地方出售資產去解決問題;也可避免再次依賴土地收入。

  3. 經濟模式正面臨瓶頸,如何解套?

  中國制度改善的空間太大,過去30年的經濟增長,除了人口紅利外,很大程度是制度改善推動的。每次社會生產力下降,中央就透過制度改革,重新提升社會的生產效率。78年是改革開放,84年是城市國有企業改革,92年是非常明顯的走向市場經濟;2002年是加入世貿、參與全球的分工,現在我們面臨另一個瓶頸,我相信出路可能是大規模的私有化。

  4. 樓價飈升、太多人「蝸居」,被視為是中央必須力壓樓市的原因。你如何看?

  中國人對住宅消費的需求,根本沒有完;內地住宅數目,是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社會的水平。

  另外,整體居住條件,其實是剛達到香港的水平,但香港的情況其實還是相當惡劣;中國的城市也還有相當多老房子,要透過拆遷去改善。

  此外,雖然有很多人擔心,中國的房價對收益比特別高,擔心斷供問題;這是對中國人收支的低估。工資目前上漲很快,富士康和本田加薪就是例子,而房價收益比的調整,也不一定是透過房價下跌去體現的,可以是透過工資增加。這種情況在成熟的經濟體,或不太容易實現,但中國是可能的;因為過去十多年,中國勞動力價格其實沒有甚麼增長。

投資篇:

  5. 今年經濟形勢內外交困,投資要賺錢,似乎不容易。

  今年其實最簡單,因為中央把方方面面的困難都想透了,做了充足的準備。今年最好的選擇,是去挑選些增長有保證的公司,以合理估值買入,一段時間後就可以賺錢。

  6. 跟買國策受惠股的思路,對嗎?

  我寧願買增長性的企業。大家現在都把眼光盯死在增長性的行業,但增長性的公司有可能不是出在成長性的行業;所以,我不一定要在TMT行業、醫藥、消費去找;現在增長性行業的普通股份,都搶得很高,而把表面上不在增長性行業的一些增長性企業,卻被大大的忽略。

  7. 你低吸了內地最大的鋼企寶鋼,多至成了第六大流通股股東,為甚麼買政策打壓股份。

  不但是鋼鐵、我們也買了內房股;銀行股、保險、房產公司估值也低。我是先看政策再選股;從我們研究的行業估值顯示,比如房地產,估值已經被明顯壓縮,即便有風險,價格已充分的反映,系統風險已釋放掉。

  這些已經被打得「躺在地板上」的行業,我們從中不難找出哪家,還有一定的投資機會。

  8. A股為何總是暴升暴跌?其運行的邏輯是甚麼?

  A股市場中趨勢投資者更多,對比H股市場除了趨勢投資者,還有逆向思維者;A股也缺乏長綫投資人,趨勢操作的投資人更多。

  我覺得我們的投資理念和投資風格是更趨向逆向思維的,有點像香港Value Partner早期的狀態,更着重企業的投資價值。

  (本文轉載自hket.com)

﹏﹏﹏﹏﹏﹏﹏﹏﹏﹏﹏﹏﹏﹏﹏﹏﹏﹏

看香港中資股生態:過去現在未來

  3年前的盛夏,筆者也跟李旭利在上海談過投資港股。當時仍任中外合資基金交銀施羅德投資總監的李旭利提及,作為本土基金經理,來香港買中資股有三個優勢:

  1.不易被騙:一些如首家被清盤的民企--歐亞農業向投資界吹出的美麗故事,要騙內地基金經理如他,很難;

  2.不會貴買:一些經營模式較容易理解的股份如品牌消費股,在本港的溢價特別高,他不會搶;

  3.不錯失檢便宜貨:一些估值非常吸引但產業周期較難把握的工業股,在香港被明顯低估,他則不會看漏眼。

  不過,對於今日的中資股生態,他如何看?

  「香港對中資股的認識明顯改善。」他以體育用品股為例,指除了龍頭股之外,行業的一些中小型股份,比如安踏(02020)、中國動向(03818)都享有比較合理的估值。

  他對香港市場很樂觀,相信歐洲在未來幾年,應都很難看到實質性經濟增長,全球資產必重新配置,亞洲的增長可望再受青睞,資金增加對中國投資的比重,香港也會因此受惠。

﹏﹏﹏﹏﹏﹏﹏﹏﹏﹏﹏﹏﹏﹏﹏﹏﹏﹏

與明星級基金經理對談

  在中央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下,本港投資者年底前或有望透過小QFII投資A股市場。但我們真認識A股嗎?與此同時,一些A股的基金經理,卻已先「出海」落戶本港;中資股的生態勢必改變。

  hket.com親赴上海,捕捉內地私募對冲基金興起的趨勢,與5位內地明星級基金經理對談,讓讀者分享他們在中資股致勝竅門、解碼步入「十二五」的最新國策外,並看清A股暴升暴跌的表象外,潛藏的規律。

  內地投資界教父級人馬李振寧,更會親解內地基金和股市的最新發展。他在過去20多年,參與了多項中國金融市場關鍵改革的調研,包括國企改革、回歸前的香港經濟研究、A股的股權分置改革、也正參與基金法修訂。這位索羅斯05年訪華也拜會的內地基金界教父,將為大家拆解,中國為大戶服務的私募和對冲基金興起的現象。一連6日,讀者敬請留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