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7日 星期二

石鏡泉 - 大「市」不妙?

是大「市」不是大事不妙。大「市」是跟大事走。如果大事不是不妙,則所謂大「市」不妙,不妙極也有個譜。為甚麼筆者這般樂觀?

  近日認為大「市」不妙者,列出以下原因:

  1.歐洲銀行壓力測試,其所測試的壓力不大,故歐債危機未除;

  2.美儲局局長伯南克近日謂美國經濟是異常地不明朗(Unusually uncertain),美國有雙底衰退危機;

  3.美儲局在這個異常不明朗期,竟然不開方處藥,只謂會適時出手,市場擔心美儲局已是束手無策;

  4.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歐債危機不宜誇大

  自今年3月起,投機者便一直在炒歐債危機。先謂希臘會爆煲,再炒西班牙爆煲再將葡萄牙及愛爾蘭的評級降級,但歐債危機還是在「吵」,在炒,但未見歐洲五豬的債券有破產,反之他們新發行的債券認購者最少超額兩倍。在爆煲消息日日刊之時,仍可超額完成發債,再謂歐豬有危機,似乎是有點罔顧事實。

  有認為歐洲銀行壓力測試成績太好,信不過。是否信得過要看測試的要求是否合理,過嚴或過寬都不對。今次歐洲銀行的壓力測試是用以下假設:

  歐洲GDP在18個月內下滑3%(此即有第二次衰退),股市下挫兩成,3個月利率上升1.25%,10年期債息升0.75%。這些假設不可以說是極嚴苛,但亦不是太寬鬆。事實上,在金融海嘯後,GDP的下滑幅度和利率上升幅度,都是在此之內。至於GDP下跌幅度,更不是過寬鬆。

  測試還模擬過主權債風險衝擊對銀行總體貸款違約的影響。凡是在上述測試中銀行一級資本充足比率不達6%(巴塞爾銀行協議要求),便叫肥佬。這個測試所未列有的情況是,如有主權違約,即真正破產,不還本息,所帶來的衝擊。市場絕不懷疑美國主權債會違約,但就懷疑歐洲諸國有機會違約,是否大細超?而且如真有主權債危機,歐盟又會否予援手?

  懷疑歐洲銀行不合理的人似乎少談一件事。在過去18個月歐洲的銀行已集資了2,200億歐元(約2,650億美元)去充足其資本?滙豐(00005)也不是因為要配股集資而使其股價跌至33元?歐洲銀行早早自強,卻被人謂之好到不能信,是否有點不合理?

  銀行的危機,來自大圍經濟和一己的風險管理。今時沒有哪家銀行敢太行險,但大圍經濟,會是歐洲好些,還是美國好些?考慮這點,似乎更應擔心美國銀行界所持有的各州政府地方債是否安全了。

  美儲局長伯南克上周在國會聽證會講了5大點:

  1. 當前美國經濟異常地不明朗;

  2. 美儲局起碼有四個應對措施;

  3. 美國最大的問題是就業問題;

  4. 銀行應貸款與中小企;

  5.這點是筆者屈伯南克的,你班懵仔。

  筆者之所以敢屈伯南克,是因為在聽證會期間,伯南克起碼笑了四次,是否笑多過四次,不知,因為時已深夜,筆者是半睡半醒去聽的。在以前伯南克是嚴肅到極,也笑不出,但今次敢笑,是心情舒暢,還是其計得逞?

  美儲局在近月可說是外患內憂。剛通過的美國金融改革法案,其實是向美儲局奪了權。以前監管銀行的責任。大都歸美儲局。但金融改革法案便創造出了不少監管委員會,都會將美儲局的監管權分了杯羹。

  美儲局是至少要有5位常任理事才能運行,不過美儲局今時仍欠位副主席。科恩將於9月1日退休,而由奧巴馬總統提名的舊金山聯儲主席葉倫尚未得國會確認,如果9月1日前仍未能得確認,則美儲局將只有4位常任理事,是開不了會的。

美政黨之爭干擾經濟

  今年11月美國有中期選舉,兩黨會爭42個眾議院席位,14個參議院席位,共和黨要得到40席眾議院席,10席參議院席,始可重奪兩院的控制權。為爭這個控制權,共和黨當然希望民主黨在選舉中失利,要達此目的便一定要選民有怨言。最好的怨言是將失業之責,推在在任的政府身上,因此,就算剛通過的延長失業救濟法案也是唔湯唔水的。

  民主黨人當然希望延伸失業救濟,但共和黨當然不想,但你不贊成延伸又不成,於是便搞出個假延伸。

  1. 國會只批多340億美元去做這事;

  2.延伸失業救濟至11月,即是選舉期間;

  3.所發金額由每周平均1,137美元,降至398美元,則是夠吊鹽水去埋怨;

  4.由於聯邦政府的電腦太舊,已逾22年,要找程式員去寫新程式,這需時個月。

  大家可以想像,當質詢伯南克的議員大談要刺激就業時,國會就竟通過這個唔湯唔水的延伸失業救濟方案,你叫伯南克怎能不笑這班政棍,為其一黨之私而禍民?

  伯南克是否因此而笑?不知,但伯南克有笑則是事實,對於刺激就業,對於這個異常不明朗的經濟情況,伯南克又是否全無辦法?不一定,明天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