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上市公司沒有一個總裁(CEO)是會考狀元,這是筆者認知。
今年是最後一屆香港中學會考。上星期三(8月4日)中學會考成績放榜,各大傳媒紛紛以大篇幅報道。看看這一屆「末代會考生」的考試成績和出路。過去二十多年,香港的教育制度不時改變,學生和學生家長受盡折騰。明年開始,香港的教育制度改變富英國色彩的五二三制,返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三三四制。學生小學畢業後進入中學修讀三年初中,三年高中,然後投考大學,修讀四年大學課程(註:專科學位,例如,醫學則需修讀較長時間)。「香港中學會考」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將合併為「香港中學文憑試」,文憑試成績加上就讀學校給予學生的評核表現,綜合成績優異的學生可進入大學修讀學士學位。教育局及教育領袖認為這個新教育制度可打破舊日單靠一兩個公開試決定學生「終身」的格局。
最後一屆的中學會考,傳統名校取得甚為優異的成績,身體殘障學生及一位只有12歲的資優少年也取得令人讚歎的成績。一時間,令人覺得香港人才濟濟,誰敢說香港的學生水平下降呢?
入大學率始終是指標
一個多月前,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放榜的次天(七月一日),在一個會議召開前與拔萃女校校長談及高級程度會考成績。眾所周知,拔萃女校是香港頂尖中學,學生的學術成績及課外活動表現一如校名——出類拔萃。劉校長謙虛地說拔萃女校不斷從錯誤中學習不斷求進步,學校不刻意打造成一家「A工廠」,要求學生在學業及課外活動保持平衡發展。她經年觀察得出的結論是:只注重追求優秀學業成績的學生,將來可成為專業人士,卻難以成為領袖。那些成績良好,活躍參與學生活動的學生,日後發展成為公司或機構領袖的機會較大。不過,無論劉校長怎樣謙卑,筆者仍然覺得拔萃女校校方以學生能進入大學就讀為首要考慮。
事實上,一個能進入大學就讀的學生和一個中學畢業未能繼續學業的學生比較,事業前途有很大的分別。大學畢業生較中學畢業生容易找到一份高薪酬的文職工作。難怪做父母的千禱萬祝千方百計為子女找尋名校就讀,讓子女有較大機會進入大學就讀。
萬世師表孔子提倡「有教無類」的辦學宗旨放在今日香港是一句不切實際的美麗口號。在競爭激烈的香港,有那一家學校不想招收到質素優良的學生?特別是香港的出生率在持續下降中,收生不足的學校會遭到殺校之禍,於是大小學校各出奇謀吸引學生報讀,招收最好的學生。於是,有採取市場推銷方法,有提供大量獎學金,有增加學校設施,有在互聯網發布設計漂亮的信息,有增加對外交流活動……
過百年歷史的傳統名校仍然不愁收不夠質素較佳的學生,只有三,四十年歷史的地區學校,有幾家已脫穎而出,在公開試取得的成績比好些傳統名校優秀。只辦大學預科班的恒生商學院在十多年前一改招收成績較次的商科生的辦學作風,改而吸納中學會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專攻高級程度會考,最後把學校打造成高考成績最優秀的學校,學生奪A級成績最多,傳媒美名其為「A工廠」。
全港500多家中學的師資相差不遠,90%以上擁有大學或以上的學位,及教育文憑。為甚麼他們一個去了band one學校教書,另外一個去了band three學校教書,兩人教出的學生的公開試成績有天壤之別呢?根據香港考評局的統計報告,中學會考成績最佳的6科積點超越20分的學生,修畢兩年預科後能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比率高達95%,取得14分可申請原校就讀的學生能考獲大學最低入學要求的比率約43%。(見表)由統計數字可知會考成績6科高達20分以上的學生的質素好、學習動機高,就算老師不督促他們學習,他們也會自動自覺努力學習,追求優異的公開試成績。
能否爭取到質素優良的學生入讀,除了學校的辦學成績和設施外,與學校的行政制度、校長和副校長的領導才能、校友在社會上的成就有莫大的關係。時移世易,香港主權回歸中國後,香港一些傳統名校流失一批優秀的外籍校長和老師,辦學宗旨隨而起了變化,新舊交替出現落差,昔日的光彩轉淡,一些新興的社區學校乘而趕上。筆者曾有兩位部門主管畢業於社區名校,他們的才能和進取心令人讚賞不已,再過一,二十年,待更多社區名校校友在社會上取得優秀的事業成就,社區名校變成全城名校,可吸引到眾多學生跨區報讀。社區名校的冒起,刺激傳統名校反思,努力維持學校的品牌。香港的名校愈多愈能培育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這一屆末代會考取得不足14分的學生,連一向不太受重視的專業進修學院(IVE)也爭先恐後地報讀。在上星期的一個午飯上,一位IVE講師對筆者慨歎IVE學生的學術水平不高,求學的動力不足,講師只好降低課程標準。可幸那些學好一門技術的IVE畢業生的創業動力頗高。筆者認為心理學家將人的性格分為9型人格,不足以概括所有人的心理特性。進不了大學的年輕人或許是DNA使然,或許是啟蒙期較長,也許因為客觀環境阻礙,這些人的事業起步比大學畢業生緩慢艱辛,進不到大機構或大公司當要職,加強了他們自力更生的創業意識,願意吃苦和放開面子去找生意。生活的壓力往往使他們更甘冒風險,最終,總有人闖出來,創造一番事業。
當會考狀元都走去做政府官,大學教授,醫生,律師,會計師,精算師或工程師等專業人士,留下來的商業機構職位由考試成績次級和次次級的畢業生擔任。事實上,香港不少公司及中小企業老闆兼CEO,在學校時是平凡之輩。
態度不積極才是致命傷
會考成績不理想不等於在人生路上從此不振,年輕人致命傷反而是不積極的人生觀、不努力工作和不持續學習的態度。
會考成績欠理想,做不了專業人士,立志做公司CEO,總有路可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