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增長只屬放緩,並不是雙底衰退。
˙區內股市估值已漸顯吸引力,但短期面臨風險,可以考慮部署,但不必過急入市。
˙亞洲區(除日本外)股市中,本港、南韓和台灣市場料較有增長潛力。
在最近一段日子裏,「雙底衰退」之說,認同者甚眾,連早前備受看好的亞洲亦不能倖免。不過,有分析指出,亞洲經濟只是放緩,前景依然光明,並可以開始考慮部署對亞洲的投資,其中又以本港、南韓和台灣市場較獲看好。
亞洲經濟受歐債危機的影響,最近也顯示出疲弱的態勢。尤其是被視為「增長引擎」的中國,最近公布的一些經濟數據都不如人意。不過,經濟學家認為,區內經濟只是放緩,出現雙底衰退的機會並不大。
經濟放緩非雙底衰退
花旗亞洲(除日本外)股票策略主管Markus Rosgen指出,美國的經濟復甦相信可以持續。即使經濟仍受樓市拖累,但勞動市場的好轉及家庭收入的提高,將為經濟提供支持。而且庫存已下降到歷史低點,為保持庫存穩定性,美國企業仍會繼續從亞洲進口。
同時,歐元區經濟在今年內相信不會有非常明顯的衰退。對亞洲影響更大的核心歐元區國家如德國,預計明年才會實行財政緊縮政策,經濟增長甚至有利於弱歐元。
另外,亞洲國家的需求將持續強勁,區內貿易將得到支持,消費亦將受惠於勞動市場周期性及結構性改革。該行預期,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將在未來數年為亞洲出口提供動力。
在中國以外,其他亞洲國家應該看到一個漸進的投資復甦。因為工資上升的壓力,可能促使中國企業向成本較低的經濟體轉移,如印尼、越南及孟加拉等。
入市毋須過急
雖然繼續看好亞洲經濟前景,但Rosgen認為,區內股市短期內仍面臨下行風險,投資者可以開始考慮部署,但不必過急入市。
MSCI 亞洲除日本指數顯示,區內股市的市帳率(P/B)目前約在2倍左右(見圖1)。雖然接近10年及30年的平均值1.8倍,但在這個水平,投資者的回報預期通常很難得到實現。
若雙底衰退之說不能成立,那麼今年可稱之為「復甦第二年」。花旗作出研究指,在復甦第二年,股市市帳率甚至會進一步下調,過去30多年的平均值約為1.6倍。
此外,該行統計了過去30年間亞洲除日本外股市的每個月份表現。數據顯示,每年的8、9月份,是股市表現最差的時候,而今年的這兩個月份仍未到。
另一方面,美元的走強,預期會對亞洲區內股市帶來不利影響。受歐債危機影響,投資者今年來的風險胃納一直不佳,偶有壞消息傳出,避險情緒便急劇升溫,從而推高美元,而美元和亞洲資產通常呈相反走勢。
雖然預期股市仍將下調,但「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當市場上悲觀情緒瀰漫,人人都在賣出的時候,正正是最好的買入時機。
揀估值低潛力高股份
花旗建議投資者,宜好好利用這個夏天「做功課」,揀選一些估值低廉且具增長潛力的股票。若不想自己研究,該行亦就行業給出一些建議(見表2)。
就地區而言,該行最為看好香港、南韓和台灣市場(見表1)。至於內地股市,幾周前仍由於政策風險、流動性收緊及投資者情緒等原因,被列為最不被看好的市場。
如今雖然仍然在「減持」名單上,但因表現過差,吸引力漸增,看法已不如從前負面。
港股方面,因外圍經濟數據欠佳,恒指昨日跌破20000點。花旗指出,恒指目前的市盈率已低於歷史平均水平,相信19000點有較大支持,可逢低買進,今年下半年目標為24000 點。
至於南韓,短期內仍將因為外圍經濟的不確定因素而受壓,如歐債危機、中國房地產泡沫及朝鮮半島政治風險等。
然而,韓股流動性充裕,其估值亦屬低廉,投資者宜把握時機。
台灣方面,將受惠於兩岸的關係發展與合作。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日前在重慶正式簽署,這對台灣的產業結構平衡、出口競爭力的提升等會有很大幫助。
雖然本港投資者不能直接投資南韓及台灣股市,但市面上有許多相關主題的基金可供選擇。
根據晨星資料,韓股及台股基金為今年迄今表現最好的兩隻,回報分別為2.65%和-0.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