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公布的失業率,歐洲和美國可謂旗鼓相當,分別為10%和9.5%。勞工市場疲弱,但緊縮尚未開始——意大利剛公布的今年首季赤字佔GDP比率高達8.7%,美國的則為9.8%,情況已這樣糟,若各國政府仿效英國,要一口氣滅赤四成,那麼失業率將不僅只是雙位數,而是「20%以上的雙位數」。
歐元可以再升?若只憑經濟狀況判斷,說服力似乎不足。自歐元成立以來,美國實質經濟增長,長時間處於歐元區之上。但歐元兌美元的滙價,除了在成立之初,下跌過一段時間外,長期趨勢是上升的。
另一方面,海嘯中歐洲經濟所受的衝擊,相較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復元速度亦相對緩慢。但以歷史水平和購買力平價而論,海嘯後的歐元長期處於偏貴區域,甚至反覆上試歷史高位。
歐元十年的升勢、去年的大反彈和本月以來的上漲,或可以投資需求解釋。十年升勢,出於投資者分散投資美元資產風險的需要;而去年大反彈,是因在恐慌逐步消退後,投資者急欲把資金從美元和日圓等避險貨幣,轉投回報較高的貨幣,或只是非美元資產。至於本月以來的升勢,是半年結後存放美元的資金作「鳥散」。這從歐元上升主要是在七月一日,而不是最多數據公布的七月二日,已可見一斑。
既然歐元上升或許出自投資需要,隨着各界預期歐洲甚至環球經濟將每況愈下,過去歐元的強勢恐怕難以為繼。即使假設歐債問題止血,歐元未來數年亦難免步入長期下跌之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