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集郵成另類投資

「水落石出」,用投資潮流眼光可以有兩個解讀,一是利率降低後,許多以前石沉大海的投資出路就會冒出,像郵票。小小方塊,除了含有豐富的知識,含金量亦相當高。

  另一個解讀就是股神巴菲(Warren Buffett)的「潮退後,就知道誰沒有穿泳褲。」

  一位同事向筆者借了一個郵票,然後問郵票的價錢,意思是買下郵票。本來小小意思,一句「不用了」即可了事,偏偏這枚郵票激起筆者炫耀的心態,露一露精明。於是故作為難,說不知如何收費。

  這枚郵票是筆者數年前以每枚0.42美元買下的,去年郵資加價後,現值0.44美元。本來郵資加價後,寄件者需要補足差價,但這種叫「永遠郵票」(Forever Stamp)的郵票卻可永遠使用(用以寄一克以下的本地一級(First Class)郵件)。

  「永遠郵票」是無面值郵票的一種,其目的是減少印刷成本,例如聖誕郵票需求量大,但新一年的郵資將要上漲,加印1、2分的補票成本比面值大,無面值郵票可以在聖誕以今年的郵資賣出,明年以明年上漲的了郵資賣出。

  表面上,這是一門的不錯的買賣,但是美國政府推出這項產品時也有自己的算盤,因為歷史數據顯示,過去20年美國郵資的年均上漲速度低於通脹,為了完全封掉蝕本之門,推出「永遠郵票」之前,布殊政府還立法(2006年)規定郵資的上升速度不得高於通脹(但給予重大特殊情況的豁免權)。

買入永遠郵票可獲利

  2007年至今,美國郵資加了兩次價,一級本地郵資由0.41美元加至目前的0.44美元,升幅為7.3%,早前美國郵政局還申請明年1月加價2仙,升幅為4.5%。現時美國1年期國債利息不到1厘,美國郵政局雖是自負盈虧,但始終是政府部門,獨市生意,只要在加價前買入「永遠郵票」,乃立即致富之道!

  言歸正傳,以上獲利盤算只是理論推算,寫文章的噱頭,實際操作難度大,如何找買家,交易費用等都是問題,以筆者為例,數年前買下這20個「永遠郵票」,至今只用了不到5個,網上付款,電子郵件,多少人還用郵票?用得上的,還用向你買嗎?

  美國去年的通脹率只有0.6%,「永遠郵票」推出之後,郵資的上漲速度比通脹快,明顯違法,美國郵局可以瘋狂加價,全憑特別豁免條款。2007年金融風暴以來,美國郵局的營業額大減20%,去年虧損數以億美元計,靠向財政部借貸度日,早前更傳出廢止周六派信的傳統,加價成為平衡收支的必然選擇。

  都說電子郵件搶去郵局生意,但是網絡潮流亦帶動郵寄快遞的生意,美國兩間快遞公司(Fedx (FDX)和UPS過去10年的股價走勢都是平穩向上的,美國郵局失敗,大概是傳統服務萎縮(一般信件)和固定成本太高所至。看來經濟愈不好,收入愈少,「永遠郵票」的升值潛力愈大(加價),這現象有違傳統智慧,可視作逆向投資的一種,亦因為這樣,實現筆者的投資理論不是沒有可能。

  投資郵資還有待時間考驗,但是郵票投資歷史悠久,回報可觀,Stanley Gibbsons統計,稀有郵票的價值過去50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0%之高。郵票交易(寄件以外)市場很難統計,因為大多是私人交易,Stanley Gibbsons 2007年估計,稀有郵票每年的市場規模在10億美元左右,整個郵市大約是100億美元左右,全球集郵人數大約有4,800萬,中國佔了1,800萬。

郵市增長動力來自經濟發展

  據說上個世紀70年代是集郵的火紅年代,後來因為出了幾次大騙案,郵市載浮載沉。近年電子郵件盛行,年輕一輩少接觸郵票,有後繼無人之慮。但是70年代的集郵人士逐漸步入退休之年,很有可能重拾舊愛,是樂觀的原因。利率低企,低通脹,股市不振,資金缺乏出路,尤其是中國,都是另類投資的有利環境。近年郵市的增長動力來自經濟發展,是的,又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名字。

  要入郵市,一本郵票目錄必不可少,它記錄了過去一年郵票成交的零售價格。為了促進郵票投資,近年推出了一些郵票指數,例如SG 100 Stamp Index和GB Rarities Index,讓投資者跟貼郵市最新變化。不過,這些指數只跟蹤最熱門的稀有郵票,筆者查看過,絕大多數為英國郵票,上榜的郵票大多在1900年以前發行。中國是集郵和經濟大國,郵市的潛力應不小。

郵票主題以地方特色為主

  忍到這裏,筆者實在按捺不住。筆者自小學起一直維持集郵的嗜好,雖然工作後熱情大減,看到漂亮或有意義的郵票,還是會買一兩套,收藏或送人。出來工作後,可以較為隨心所欲地買郵票,但是得到的快樂和知識反而不及青少年時間多,那時候錢不多,卻能花很多的時間去看,比較和研究。你知道英國的郵票(某時期)可以劃火柴點火嗎?(上面有磷條),賣郵票是某太平洋島國一項主要財政收入來源。

  郵票通常都以當地特色為主題,小小的窗戶,可以看到豐富的內容,是增加通識的好渠道。因為集郵,小學時,筆者的社會科常拿滿分;因為納粹德國的郵票,中學會考世界歷史科歐洲部分得分最好,最後成績比平時高了兩級;因為文革的「全國山河一片紅」,筆者比同輩多背了幾段毛主席語錄,多唸了幾首毛主席詩詞,還有許多的例子。

  升上中四,筆者選修了經濟科,從此將經濟的供求理論結合到集郵嗜好,若喜愛同一套郵票,首選發行量較少首日封和小型張,集中資源買入升值潛力較大的郵品。筆者最輝煌的郵票投資都是這時買入的,例如「奔馬」、「紅樓夢」小型張,當年以數十元或數元買下,盡管價格由高峰回落五成,如今都是升值百倍的投資。

  有說將個人興趣作為終身志業是最好的組合,將個人興趣結合投資亦然。

  不過,筆者提一個忠告,投資者要終身持有的想法(股神的座右銘),因為經過千挑萬選,多年搜集之後,筆者從未將集郵出售過,亦捨不得,投資成果一定是下一代享用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