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亞洲復甦理想 星洲令人驚喜

新加坡昨日調高2010年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令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甦前景再添信心。

  ˙亞洲國家經濟復甦情況理想,料將繼續加息。

  新加坡昨日調高今年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料GDP增長可達13%至15%。消息再增添了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甦的信心,亞股普遍上揚。事實上,新加坡所處的亞洲區迄今復甦情況理想,料將繼續在經濟好轉及通脹壓力漸增的情況下加息。

  新加坡14日公布,上半年經濟同比增長18.1%,是 1975年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該國並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13%至15%。

  新加坡在金融海嘯時期,經歷了自1965年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不過去年起已逐漸開始復甦。蜂擁而來的遊客為旅遊業提供動力,企業也開始增聘人手,製造業尤其是醫藥製造業亦增長強勁,為經濟提供動力。

  作為極度外向型的經濟體,即使歐債危機隱憂尚存,市場對新加坡經濟前景依然樂觀。巴克萊資本駐新加坡經濟分析師Wai Ho Leong表示,新加坡的經濟增長在年內仍會保持上升趨勢。

  新加坡的經濟表現,反映了亞洲區在歐債危機和美國經濟疲弱的情況下,仍能獲得強勁的復甦動力。事實上,去年以來亞洲的經濟表現,一直較美國更為出色(見圖1)。

出口回復海嘯前水平

  亞洲經濟的復甦,是得益於出口已回復到海嘯前水平(見圖2)。部分亞洲國家自從今年3月份起,便陸續展開退市步伐調高息率。不過,踏入5、6月份,歐債危機肆虐,區內的貨幣政策正常化(加息)曾暫停過一段時間。

  然而,在過去數周,亞洲的央行們又重新開始實行緊縮政策(加息)。包括南韓、台灣這樣高度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亦無懼外圍經濟隱憂調高息率。

  原來,根據渣打的研究,過去12個月以來,亞洲經濟體的出口增長,更多由區內貢獻,如東盟國家和中國。歐美的貢獻非常有限(見圖3)。

通脹風險或重臨

  分析師預期,亞洲國家仍將繼續加息步伐。麥格理指出,區內的物價料因為內需回升、商品價格上揚而受到支持,通脹風險或重臨(見圖4)。幾乎所有的亞洲央行,需要在不久的將來上調息率,使其回到正常水平。

  總括而言,歐、美、日(G3)對全球經濟固然重要,但亞洲更重要。

﹏﹏﹏﹏﹏﹏﹏﹏﹏﹏﹏﹏﹏﹏﹏﹏﹏﹏

中國經濟放緩?

  提到亞洲,不能不提區內最大的經濟體中國。不久前還被捧上天的中國經濟,如今有放緩之虞。不過,根據分析師的預測,即使是放緩,中國的增長依然強勁。

  麥格理便調低中國全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但只是從10%至10.5%,調低至9.5%至10%。渣打亦預料,中國第二季GDP增長將為10.1%,放緩至第四季8.2%,仍能「保八」。

  中國日前公布6月份進出口數字,其中銅進口下滑,引起經濟降溫導致需求縮減的猜測。不過,渣打指出,此擔憂或屬過慮。該行早前便預計,由於季節性因素,以及樓市正因政策受壓,中國下半年的銅進口會下滑。

  而樓市問題若處理不當,會對經濟造成極大衝擊。雖然近日內地政府澄清,不會放寬樓市調控政策,但分析師仍相信,內地樓市只會調整,不會崩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