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着今年在歐洲發生的經濟問題,坊間有些見解我是有所保留,以下分六點作簡短的評論。
迷思1:希臘債與次按債的比較
有說歐洲的希臘債就等於美國的次按債。初聽上去,像是很有道理,希臘債引爆歐洲危機,而次按債引爆了美國金融海嘯。但我認為,過份的集中這點上的討論,便有機會只見樹木而不見樹林,因為無論是希臘債或次按債,都只是全球發達國家負債過多(包括國家債與私人債)的其中一個小部份。換句話說,我會大膽的估測,即使沒有希臘債與次按債,歐洲與美國的債務危機發生,只是遲早的事。現在看來,信貸過多,貨幣增長過快,是全球發達國家普遍現象。
迷思2:歐洲與新興市場
有說歐洲與其他發達國家的負債高,增長低,所以應集中投資發展中國家。我對中國長遠發展樂觀,但不認為所有發展中國家風險較低。發展中國家負債較低,是因為市場覺得它們風險較高,所以要減低發債利息,它們必先減少負債比例;而由於負債比例較低,所以在金融海嘯後,有空間去增加政府開支去刺激經濟增長,但這樣只會增加它們長遠的風險。
迷思 3:德國與它的窮親戚
有說德國經濟好,跟它的窮親戚很不同,更有謂它應脫歐自立,對自己更好。我認為德國跟它的窮親戚,關係有點像中國跟美國,是相互依賴,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沒有它的窮親戚,德國出口與賺錢能力會受影響,而同樣地,沒有美國的消費者,中國也不能獨善其身。
迷思4:歐洲央行(ECB)收水與放水
有說由於歐洲的銀行拆息不高,證明銀行流通性還不是問題,而從剛完結的一年期的ECB信貸,印證ECB 有能力也有意圖,慢慢收水。我同意ECB的做法與美國聯儲局印銀紙的做法不同,而ECB是對通脹較為擔心。但是,我認為歐洲一些較小的銀行,如西班牙儲蓄銀行(Cajas)的流通性是一個問題,而ECB現在對銀行的支持,較金融海嘯時候更大。
下個禮拜我們繼續談以下的兩個迷思:
迷思5:歐以財政緊縮拆彈不會妨礙經濟增長?
迷思6:歐洲五豬只是在西歐?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
丁世民、溫灼培、羅家聰及黃元山專欄,將於周一至周五輪流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