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 環球經濟受政策收緊和去槓桿化的影響,的確有放緩甚至下滑的可能性。
‧ 不過,由於財政緊縮政策、貨幣政策將繼續維持寬鬆、美國可自由支配開支見底,以及消費者和企業需求回升等原因,雙底衰退出現的機會並不大。
歐債危機剛稍為平息,「雙底衰退」又成投資者的一塊心頭大石。從谷底反彈之後,環球經濟的確有放緩之虞。不過有分析指出,雙底衰退出現的可能性並不大。
市場較通用的衰退定義,為連續兩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扣除通脹均出現負增長。而「雙底衰退」即經濟反彈後,再次陷入衰退。導致這個現象最重要的原因,一乃不恰當收緊政策,二乃來自於去槓桿化。
財政緊縮效應
環球經濟在去年見底,如今市場擔心,經濟會否再次探底。政府過去兩年間為救市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資金卻未必如它們所願,流入實體經濟。
若經濟再無明顯起色,市場擔心即使政府再救,恐怕都有心無力,甚至自身難保。上月底在多倫多結束的G20會議,標誌着主要發達國家開始進入減赤階段,而這將帶來財政緊縮效應。
去槓桿化效應
槓桿化方面,資產價格、槓桿、經濟活躍和通脹四者組成的循環,支持了經濟的發展(見圖1)。如今除了政府要去槓桿化,金融體系亦面臨歐債危機的威脅,信貸市場受到遏制,家庭及個人亦增加儲蓄,去槓桿化看來是大勢所趨。
如此看來,經濟確有再度衰退的隱憂。不過,分析師現在還普遍認為,全球經濟增長很有可能放緩,但出現雙底衰退的機會並不大。
德意志銀行在研究報告中預料,全球經濟的發展趨勢將有如一個「正弦波遞減」(Diminishing Sine Wave):經濟增長將在今年下半年略為下滑,但情況並不至於如08年般糟糕;其後將圍繞在一個溫和的波動趨勢上,經歷一個漫長的復甦期(見圖2)。
該行解釋,危機過後,政府實施寬鬆財政政策、受庫存周期影響製造業活動轉趨活躍、私人領域對耐用品開支亦上升,均支持了經濟見底反彈。然而反彈過後,由於效應減退,經濟增長可以變得非常緩慢。
但這卻未必是雙底衰退。首先,政府實行財政緊縮政策。德銀料歐元區和中國,今年仍將實行適度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明年幾乎所有的國家將收緊政策,但幅度料相當溫和,不足以引起嚴重的衰退。
其次,即使財政政策收緊,貨幣政策料將保持寬鬆,可抵消不利影響。市場目前對聯儲局退出極低利率,及非常時期貨幣政策之預期時間,已經推移至2011年。
再者,美國可自由支配開支已跌至歷史低位(見圖3),這個因素是過去導致經濟衰退的元兇,如今再跌的空間有限,則經濟再衰退的可能性亦有限。
需求正在回升
另外,消費者和企業被遏抑的需求亦正在回升。德銀相信,投資、就業和消費間形成的良性循環,已在一些主要經濟體出現,經濟增長的動力正加強。
退一步而言,即使環球經濟真的急速下挫,該行亦預期,政策制定者能夠作出反應,雖然剩餘彈藥不多,但美國、歐洲和日本能延後財政整頓計劃,進一步採取刺激措施,以避免重大衰退。中國方面,相信當局亦會放寬對信貸的控制,以防止經濟硬着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