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香港經濟基本因素穩定

今年初,市場確認亞洲為未來數年全球增長的源頭,因此資金湧入亞洲滙市、股市及債市,令亞洲貨幣上升。

  由於中國正處於退市階段,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是退市的副產品,因此人民幣的不交割遠期合約,一年期的折讓於4月底曾經見2200點的高位,反映人民幣於一年內對美元升值約百分之三點二。

  直至四月底,亞洲貨幣的表現都比較穩定。不過,五月十九日,德國宣布禁止無貨沽空10隻銀行股及保險股份,以及歐洲國債和信貸違約掉期合約,市場擔心是金融海嘯的先兆,因此廣泛性的避險交易擴散至亞洲資產及貨幣。五月二十日,國際調查委員會證實,北韓潛艇於3月時發射魚雷擊沉南韓的軍艦,亞洲貨幣因此相繼下跌。直至五月二十五日,韓圜兌美元於四日內已下跌百分之十,人民幣不交割遠期合約亦快速下跌,一日內美元兌人民幣的一年期折讓由1,100點縮窄至零,反映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忽然消失。

  亞洲貨幣相繼下跌時,港元於本周三晚卻出現近期罕見的頗大升幅,美元兌港幣從7.8急跌至7.77水平,人民幣不交收一年期合約折讓亦同時擴闊至約800點,反映約百分之一的升值預期。

  港幣低位反彈,顯示資金並無大幅撤離香港。環球銀行同業拆息上升,香港不能例外,但港息上升的速度明顯比美息慢。美元三個月同業拆息,比港元三個月銀行同業拆息高約0.27 厘。香港金管局銀行體系總結餘至今仍有約1,487億元,反映香港經濟基本因素穩定,股滙於現水平都有支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