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地產主席施永青及星展研究部主管張一鳴不約而同認為,由於內地人來港掃貨,推高樓價,港人置業將越趨困難。不過他們均強調,要置業最重要是衡量個人能力,及控制風險。即至少要有一年供樓資金,此外物業投資不應超過資產一半。 記者:余美玉、葉敏儀
看好樓價再升三成
張一鳴曾於 03年 4月摸底購入羅便臣道單位, 06年高價沽出該物業,又於 07年 9月恒指尚徘徊 24000至 25000點、美國次按爆煲前,全面沽售股票。他最近重返證券分析崗位,掌星展研究部。張一鳴同意樓價於今年第二季升勢過快過急,市場過份樂觀。他指出年初開始,四成新盤買家均為內地人,由於 A股有斬獲,令資金湧港掃貨,「但這個支持不是永遠不變,而且內地買家於一手市場只佔少數,純粹炒旺氣氛,到底要靠港人支撐樓市。」他提醒投資者,一旦內地熱錢退潮,港股勢將出現調整,樓市亦誓必被拖累,「下年初係有中期調整,但唔係終極調整,樓價跌幅唔會多於一成。」
不過曾被冠為「地產大淡友」的張一鳴指,現時按揭息率低企、市民供款能力高及供應少等利好因素,相信樓市仍未見頂,料可追平 97年樓價,即仍有約三成上升空間。對樓市前景他態度樂觀,原因是 98年至今港人一直減債,供樓佔收入比例降至三成,加上未來住宅供應量少,樓價自然水漲船高,他說:「關鍵點係未來十幾廿年內,香港仍可於世界上維持競爭力,只要有競爭力,就會有資金同人才流入,撐起經濟同樓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