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2009年中國信用卡產業發展藍皮書》。藍皮書顯示,截至2009年底,國內信用卡交易總金額達3.5萬億元,同比增長 69.9%,國內信用卡交易額佔GDP的比例從2007年的4%迅速上升至2009年的10.4%。
此外,去年國內信用卡交易筆數達 19.7億筆,同比增長32%;授信額度達1.39萬億元,同比增長36%;國內信用卡市場的發卡總量達到1.86億張,同比增長30.4%。
解讀
報告指,信用卡產業在擴大消費、拉動GDP增長、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創造就業機會等方面的作用日漸凸顯。信用卡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帶動了對製造業、印刷行業、IT行業、媒體廣告行業等專業化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
內地銀行業發展日趨成熟,除傳統利息業務收入外,非利息收入等相關中間業務逐漸成為銀行主要收入來源。其中,信用卡業務更是各銀行必爭之地。
事實上,隨着內地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力增強,對各類社會消費品需求不斷上升,加上人民幣最高面值只有1百元,當購買價值較高產品時,消費者往往需要帶備大量鈔票,造成不便,故使用信用卡在國內消費逐步普及。而資料顯示,去年國內信用卡交易金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例從2007年的11.2%急速上升至2009年的27.9%,兩年時間提高了 16.7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的比例達到30%,已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銀行信貸風險增
然而,信用卡消費急速增長背後亦為銀行帶來信貸風險。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銀行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為88.04億元,較上季度末增加11.08億元,增長14.4%。銀行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佔全部應償信貸額的3.5%,較去年第四季度上升0.4個百分點。數據顯示,信用卡壞帳增長的速度超過了全部應償信貸的增長速度,也超過了授信總額的增長速度,令信用卡信貸風險不斷增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