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羅家聰 - 歐元暴跌因由

國基會(IMF)上月底出版《全球經濟展望(WEO)》。在下從來不愛引述國基會的經濟預測,因已曾指,其預測幾乎年年都錯(盡管在下測歐元好不了多少,但屬後話)。

  然而在國家赤字及債務上,數據選擇不多,可跨國比較的更少,國基會的數據甚有壟斷優勢。既往,無謂究了;今次看看自 2009年起的狀況。固然,2010年起的為預測數字。另外,所有數據以佔GDP比例表達,負數代表赤字或負債,而「歐」是指歐元區。

  圖一所見,四大貨幣體中,目前美國的財赤最為嚴重,歐元區則「最輕微」。英國今年料會惡化至差於美國;但往後各國均會改善,五年之後日本將會最差,美國次之,歐元區則仍「最佳」。圖二為結構性財赤,意指當國內生產處於「正常情況」時的財赤;學術上講是沒有生產缺口,即實際生產等於生產潛力下的財赤。圖二所見,排名與圖一大致相若,分別只是今年最差的是美國而非英國,五年後最佳的是英國而非歐元區。

美、日債務較歐元區嚴重

  看過動態數據,再看靜態數字。債分兩種。淨債是總債扣除政府的金融資產,圖三所見,日本大幅拋離歐英美;而後三者由最差數起也是歐英美,但五年後會殊途同歸。計算淨債的好處是可得出資不抵債的狀況,但壞處是金融資產理論上有機會一文不值。是故,一般常聞的債務佔GDP水平,皆以總債報數。圖四所見,總債佔 GDP也是日本最為驚人,不過另外三者之中最差的卻非歐元區,而是美國;且五年之後也是美國。

  讀文至此,讀者不禁會問,以債來計──即現況的惡劣程度,日本極差,縱使只計歐英美也是美國較差。若以赤字來計──即趨向惡劣的程度,則怎秤也是歐元區最好。即是無論如何,歐元區皆相對較好,緣何歐元會如斯暴跌?就算國基會的預測信不過,但去年及今年的數據應不會太離譜吧。單看去年及今年,歐元區也有「相對優勢」。

  唯一解釋,是歐元版圖擴充過快這根本性失誤,一個貨幣政策難以滿足參差多國。分裂是遲早之事。歐豬等弱國無條件走;要走,只會是強國。當德法等打算退出之時,歐元會災難性暴跌。問題是,退出是否短期內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