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 星期三

定價太高了 太地不吸引

重點

  ˙太地上市︰太古公司分拆太地上市,招股價為20.75元至22.9元。公司持有不少優質的出租物業,09年公司逾98%的盈利便是來自租金收入。

  ˙估值偏高︰大行預期,地產股相對其未來12個月的每股資產淨值均有大約2至4成的折讓,惟太古地產的招股價較每股資產淨值出現溢價,估值並不吸引。

  太古公司分拆太古地產(00962)上市,雖然太地所持有的資產全屬優質的投資物業,惟公司定價過於進取,估值較同業為高,故未算吸引。另外,太地上市後,太古有望錄得一筆特殊收益,惟日後應佔太地盈利比例卻有所下降,或對公司的投資價值有輕微影響。

﹏﹏﹏﹏﹏﹏﹏﹏﹏﹏﹏﹏﹏﹏﹏﹏﹏﹏

Q︰太古分拆太地有何得益?

  母公司把業務分拆上市,相等於出售子公司的股權予公眾人士,事成後,公司可獲得一筆特殊收益,以提升當期盈利。另外,若招股價高於子公司的每股資產淨值,母公司的資產淨值自然可獲提升。

母公司每股資產淨值提升

  太地招股價較每股資產淨值高出5至14%(視乎以上限還是下限定價),以溢價發售股權意味着IPO完成後,太古(母公司)每股資產淨值將有所提升。美銀美林預期,太地IPO完成後,太古的每股資產折讓仍大於其歷史平均水平20%。當然,由於母公司控有子公司的股權減少了,連帶可分享的盈利亦會下降。以太地上市為例,分拆後太古只控有太地83.93%的股權,意味着太地每1元盈利,太古只能分享其中的0.8393 元。

﹏﹏﹏﹏﹏﹏﹏﹏﹏﹏﹏﹏﹏﹏﹏﹏﹏﹏

Q︰太地估值如何?

  投資者決定是否認購新股時,除了考慮公司的業務前景外,還需了解其估值平貴。市場普遍採用每股資產淨值(NAV)來計算地產股(包括收租股)估值。若地產股股價相對每股NAV出現折讓(股價<每股 NAV),顯示股價相對公司實際資產值為低,估值便愈便宜。若某地產股的折讓幅度較同業為大,該股便相對同業抵買,反之亦然。

太地估值較同業高

  太地以20.75元至22.9元招股,以此計算,其09年的每股資產淨值為19.74元至20.03元,較招股價出現5%至14% 的溢價,估值較同業高。從表1可見,美銀美林預測一眾地產股12個月的每股NAV折讓介乎26%至40%(以恒地(00012)最大,九倉(00004)次之)。相比之下,太地的估值並不吸引。

  當然,假使公司盈利增長潛力無窮,現階段估值較貴,未必代表「不抵買」。不過,太地的盈利一向穩定,目前仍未看到觸發公司盈利突飛猛進的原因出現。另外,招股書中顯示,公司計劃將集資所得的11%用於現有投資,19%則用於日後的併購(暫時以短期存款及債券方式持有),餘下70%用於還債(當中包括55億元的循環貸款,相關貸款於償還時不擬取消),可見公司籌集的大部分資金,都不是用於業務發展,未來盈利未必會有太亮麗的增長。當然,管理層表示,如遇好的投資項目,集團可重新使用已償還的循環貸款,故事件不會阻礙公司發展。

﹏﹏﹏﹏﹏﹏﹏﹏﹏﹏﹏﹏﹏﹏﹏﹏﹏﹏

Q︰ 母子公司分拆後,走勢如何?

  過往子公司分拆上市的例子多不勝數,有些公司股價一飛沖天,有些卻一沉百踩。如從利豐(00494)分拆出來的利邦(00891),上市後便反覆上揚,昨日收市價5.56元,較招股價1.65元高近2.4倍。

太古股價短期看漲

  相反,從中信泰富(00267)分拆出來的大昌行(01828),股價長期「潛水」,昨日收市價4.82元,仍較招股價5.88元低。由此可見,子公司被分拆後沒有「必升神話」,股價走勢最終需視乎公司的基本因素,如盈利增長、估值平貴等。

  分拆子公司上市一般可為母公司帶來一筆特殊收益,並有助提升母公司的價值,故短綫多能刺激股價向上。惟投資者宜留意,若分拆出來的屬母公司最賺錢的業務,則有機會削弱了母公司長遠的投資價值。

﹏﹏﹏﹏﹏﹏﹏﹏﹏﹏﹏﹏﹏﹏﹏﹏﹏﹏

Q︰ 買太古好,還是認購太地好?

  有意買入或已持有太古的投資者到底應不應該「換馬」至太地呢?圖1顯示09年太古的盈利分布,地產業務(太地)佔總盈利的45.9%、航空(持有國泰股權貢獻)佔21.5%、海洋服務則佔19.3%。當IPO完成後,太古持有太地的股權便會由原先的100%下降至83.93%,對公司的投資價值有輕微的負面影響。若投資者看好的是太古的地產業務,而非其他航空或海洋業務等,便應待太地估值回落時換馬至太地。

  不過,如以估值計算,太古則遠優於太地。美銀美林預測太古2010年PE只有13.94倍,遠低於太地的29.4倍。此外,太古的2010年每股NAV 折讓幅度大於歷史平均水平20%,優於太地的5至14%溢價,估值上略勝一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