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無論是美國次季的經濟增長數據,以至美國及中國的製造業數據,均支持對全球經濟復蘇信心增強的看法。美股標普 500指數繼去年 11月以來,首次重上 1000點水平以上,由最低位反彈的幅度達 40%。雖然有越來越多的評論認為,美、歐經濟已脫離最壞的情況,而近期股市上升似乎亦反映基本因素有所改善,但筆者並不同意這看法。自去年金融危機之後,信貸市場雖稍為得見活絡,但卻令美國企業及個人都改變以往進取的消費模式。企業的次季業績大多超出預期,但大部份是由於削減開支,而非銷售增加。美國人的儲蓄率於一年間由零急升至 5月份的 6.2%,尤其在個人收入及財富值減少之際,未來仍傾向增加儲蓄;對於消費開支,佔經濟組成部份 7成而造成的負面影響,將成為美國經濟復蘇的一大障礙。
筆者認為美股及環球股市自 3月以來的上升,主因是由於美、歐、中、日等主要國家帶頭放鬆銀根所致,而實際觸發 08金融海嘯的核心原因,至今尚未嚴正處理。包括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內的主要美國財金官員,已表明寬鬆政策將持續一段時間,而即使在量化寬鬆的前提下,美國通脹並無升溫的風險,因聯儲局在「適當」的時間,會把多餘的流動資金抽走;然而,由格老領導聯儲局的年代以來,事實已證明上述的「退出策略」( Exit Strategy)是知易行難。美國失業率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極有可能升至雙位數水平,由於金融市場及金融機構是美國印鈔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救市資金對改善普羅大眾的職位創造的支援有限,在失業率持續上升及高企、樓價於低位橫行,以及總統民望下跌的情況下,歷史說明央行最終將延誤收緊銀根的需要。於股市創新高的同時,大家甚少留意到美滙指數已跌至 10個月新低,反映由央行印鈔主導的美股升勢十分吃力,同時引發對美元前景的憂慮卻與日俱增。
美元或現信心危機
短期來說,技術上美股以及新興市場,包括中、港股市目前已相當超買。假如勉強進一步攀升,將變相造就美元跌勢。然而,由於美滙已跌去近三分之二的累積升幅(見圖),技術上美元已變得十分脆弱。如果沒有央行干預,美元於未來月份持續下跌的話便隨時會演變為另一輪信心危機。美滙距離再創歷史新低尚有少於 10%的跌幅,相反美股與歷史新高卻尚有超過 50%的距離。事實上,主要的機構投資者,即使是仍看好股市的,亦正默默透過持有商品實物、期貨或相關股份,來對冲美滙風險。未來的一兩個月內,其中一個可能出現的局面是股市先升後回,令美滙有暫時止跌回穩;而另一個可能的局面是如前述般股市勉強上升,迫使美滙跌向新低,最終將觸發市場對整體美元資產的重新評估,首當其衝影響的將是美債的需求、債券孳息率被推高,以及美股價值被遏抑。潘國光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