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近期呵欠悶局下,商務部推出家電舊換新的新政,無疑為市場帶來點振奮。
自金融海嘯後,中央實施的家電惠民政策,除了對經濟帶來刺激外,對投資市場也帶來一波又一波的驚喜,筆者知道有很多朋友對家電股餘情未了,加上家電行業又有新的鼓勵政策,今期我們再談家電行業。
「投資中國,先攬政策」這是不少高人前輩教落的,家電是中央自金融海嘯以來,最積極推進的內部消費項目,政策的層次是有城鄉之別的,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家電下鄉,城則主要是舊換新的計劃。
從消費者角度,家電下鄉的產品主要由專賣店提供操作,以農戶身份購買指定產品可享有國家提供的 13%補貼;家電舊換新,則主要賣場都有提供,消費者購買符合條件的產品,可擁10%補貼,連帶些許拆卸回收等回贈,城、鄉的優惠幅度,實際差不了多少,只是舊換新的產品款式選擇自由度更大。
家電舊換新 效益更強
不過,從政府的角度,對整體社會、經濟帶來的效益,家電下鄉恐怕遠不及家電舊換新之高。因為在家電舊換新的過程中,既牽涉家電回收、運輸、家電拆解處理等環節,據內地媒體報道,該政策帶動的就業人數便超過30萬人,當中七成更是農民工或城市下崗工人。
筆者更聞說,連「收買佬」也可賺上一筆,先從廢堆╱回收場╱巷子,用撿的或超平價把舊電器弄到手,再透過家電舊換新,則成功取得10%的國家補貼,各位請看看附圖,中港上市的家電連鎖店純利率僅3、5、7個巴仙,其他從事生產製造的公司,就更不用說,總之賺的都比不上「收買佬」,難怪賣場職員也說當「收買佬」好過。
也許「收買佬」的利錢太豐,所以近日又有尾隨政策的消息傳出,謂「限購令」,內容大致分個人與機構,按家電舊換新的購買數量設限,前者為5件,後者為50件,超量則要報批,目的就是阻截那些鑽空子的「收買佬」,據聞北京已有地區自行設定。
談回家電的最新刺激政策,這次主要是將舊換新的試點,由過往的9個,增加到19個,今次主要是中部、東西北部的省份較多,當中人口密集的四川、重慶更是這次的一大亮點。市場預計,新政策全年將可拉動家電銷售額上至1,500億元人民幣。
白家電股佔優
新政策推出後,一眾家電股都有不同程度的升勢,白家電的表現尤較黑家電為佳(見表一)。以銷售電視機為主的黑家電隊伍,本來應是家電舊換新之下,彩電被視為更新動力較強的產品,但可惜是劈價過於激烈,尤其世界杯前的促銷,不少牌子的彩電減幅都有10至30%,令市場擔心,整體毛利會受到拖累。
反觀白家電的領域,尤其空調產品,由於有季節因素,加上部分產品已開始出現結構性缺貨,現時充斥市場的「漲幅」,國產品牌空調為15%,合資品牌空調約 10%。
然而,由於很多家電連鎖店已有大量充足的貨源,漲價能否實現,還有待觀察。不過,白家電最大的賣點,是受惠中央政策之餘,更多了一度重組概念,如海信系、海爾系、美的系,母公司實力雄厚,也確實讓投資者多了一份信心,因而,海信科龍(00921)、海爾電器(01169)、威靈(00382)等此輪走勢,均明顯跑贏創維(00751)、及TCL(01070)。
﹏﹏﹏﹏﹏﹏﹏﹏﹏﹏﹏﹏﹏﹏﹏﹏﹏﹏
【投資備忘】重新戀上可 心雄不可
整體經營而論,歐債風波,令金屬價格略為回落,內地汽車減產,鋼企減價,均令原先高企的成本有所紓緩,盡管出口可能再次受到考驗,但相信可被中央的家電惠民新政所抵銷。
筆者特別囑咐對家電股餘情未了的投資者,家電股雖再享政策暖流,重現利好之勢,但能否再闖之前的股價高峰,還看市場環境。
承如上文所言,白家電因有重組概念,的確令其走勢更出色,但白家電股,主要陣型有空調、冰箱、洗衣機,空調已步入全年的銷售高峰時段,而7至8月接力的為冰箱,洗衣機的季節性則較不明顯。盡管現時部分空調產品已出現缺口,但廠商會否繼續生產,或家電連鎖店會否積極補倉,卻未必。一如今年熱銷的抽濕機一樣(有價無貨),過了季節便可能要等下一年。所以如閣下持有的白色家電股,無重組概念,筆者建議見好快收。
總結來說,在如斯市況下,家電股的投資價值,有政策與盈利能見度支持,投資者可重新戀上,但基於市場氣氛難與之前相比,因此,戰友亦不宜過分心雄,目標價亦不宜過於進取。按產品結構,白家電股中,下半年料產銷洗衣機、電熱水爐的海爾表現較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