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8日 星期四

石鏡泉 - 拆彈

近日可以說是香港的拆彈日,股市升360多點,一洗近日股市的「悶蛋(彈)」,立法會又通過了降低舊樓強拍門檻至八成,有望加快拆除舊樓的危樓彈。政府又跟溫和民主派,在政改問題上有偈傾,看來政改炸彈又可望拆,一派好象。

  股市炸彈是否可拆,要看能否再上層樓,上企二萬二。這三天,筆者在《經濟通.選股情報》欄有如下預期︰

 【15/03/2010 :再無懸念】

  在兩會初期,溫總提出「兩難」和「複雜」之詞,到昨日(14日)溫總對這兩詞作出較明確解釋。

  「複雜」,是指國際經濟發展後向複雜,中國要因應國際情勢來應對;「兩難」是指要保經濟增長,但同時要控制通脹預期。將這兩者合起來,還是要發展中國經濟一途,只要中國經濟發展好,「複雜」、「兩難」都不再複雜和難。

  因此,除個別板塊(如內房)會受到利淡政策影響外,其他板塊應仍是會受到扶持,在中國經濟向好大前提下,有較大利好作用。因此,估計今周及下周中港市基本上是看好者,恒指有望上試22000至23000。

...................

 【16/3/2010 :仍望22000】

  昨日(15日)恒指險守21000,仍可望22000?關鍵在今周,如今周仍上不了22000,後市就有點擔憂。

  恒指預期市盈率約13倍,不算貴。除非有大利淡因素,不然恒指在這水平大跌可能性較細。

  今時所見利淡因素有二:⑴美儲局今明兩日會議息,如加息又或有較鷹派息論,自然利淡;⑵美國會將討論人民幣滙率問題,一旦美國確認中國操控人民幣滙率,將掀起一場金融大戰,亦不利股市。投資者不宜太勇,待上述兩點有些眉目後才好有大動作。

...................

 【17/3/2010 :向22000】

  昨日(16日)文估計恒指會向22000進發,不過昨天市跌,今日(17日)仍死不悔改,謂恒指向22000進發。原因有二:

  ⑴美儲局議決仍維持低息一段長時間,並未如市場所慮,將期限字眼由「extend period」改為「longer period」,由「很長」改為「長」,即是長的期限短了,故不改長度,會對市場有利好刺激;

  ⑵美財長謂未決定將中國列為滙率操控國,此將中美貨幣戰的危機解除,亦應利好股市。

  21000不宜再失,希望港股今日有200點升幅便好了。

----------------------------------

港股有望見23000至25000

  港股在經歷了年初的「悶蛋」期後,今後可望上見二萬三以至二萬五,時間約在四、五月間,到位或到時,大家或要執生。這麼多「或」字,是因為今年世界變化大。美國會於4月15日公布操控滙率的國家名單,中國屆時又或開了期指市場,再加上世界經濟、通脹的變化,你叫今時怎能將事情說死?

  能說死的,怕只有拆舊樓一事,是否將強拍門檻降至八成便可解決問題?筆者認為並不。由於筆者有層舊樓被試圖收過,有些經驗可分享。

  舊樓涉及6個利益個體︰1.業主、2.租客、3.發展商、4.政府、5.保育團體、6.社會大眾。每個團體利益不單不盡相同,更或有矛盾,不擺平這個,彈難拆。

  1. 業主︰多數業主都望得到好價。小部分業主則視物業為祖業,多多錢都不賣。

  2. 租客︰多數望有足夠補償或能有另個平樓可租。

  3. 發展商︰收購價、發展成本愈低愈好,以增利潤。

  4. 政府︰最好唔好煩我。要建樓,補足地價。

  5. 保育團體︰不少是簡單的以為不發展便是保育,要作個能兼顧各方面的保育計劃又確實不易。

  6. 社會大眾︰只要不是危樓,沒有冧樓危險便算,但有個潛在利益少人談。發展了舊樓,政府庫房多了收入,可以做更多福利;多了新樓供應,理論上可讓樓價平穩些,有利上車盤客。

  降強拍門檻至8成,能否解決以上6方矛盾?相信大家都知不可。

  這6方中,以業主和發展商的矛盾最大。業主想賣高價,發展商想壓價。如果先靠雙方於市場協商,可以商到天光。筆者的一層舊樓在2004年間有兩個地產商想洽購發展,只不過是20多伙業主,開了年多的業主會,仍無結果。兩位發展商都各落了釘,有兩個發展商垂青你的舊樓盤,不是樓更有價?唉,兩釘齊下,要起釘就難,還講發展?結果是今時還是「舊」模樣。會有甚麼後果?有關之舊樓如拆不了,便只好待變危樓,拆樓供應會減少,多了人要買貴樓。

  當舊樓成危樓時,政府便要出手強拆樓。那時,業主、租客,發展商、保育團體都無聲出,因為危樓會危及社會大眾。如政府肯改思維,是否可以把政府認為不冧之危樓,也當危樓來處理?

業主可組合作社拆樓重建

  如要快速拆舊樓炸彈,政府是要主動出擊,協調各方,以收速效,不要讓舊樓殘到變危樓,像馬頭圍道舊樓冧下來,壓死人才出手。

  港英時代的公務員可以組成合作社,找政府賣平地,合作社便建樓予合作夥伴。特區政府也可引用此蹺。如有一半業主肯重建舊樓,可向政府申請協助,由政府牽頭組成個合作社拆樓重建,由合作社自己找建樓商,又或由政府審核了些合格建樓商。這些建樓商跟發展商的最大分別是,建樓商只拿服務費,不分利潤,發展商則以獲利潤為生。

  拆、建樓期間,一干人等可以有住屋津貼去租樓住。建好樓後,每舊業主可抽籤得回一層樓。賣樓有利潤,由業主攤分。

  這個提議是將發展商勾出,改為建樓商。舊樓業主多了分頭,重建舊樓的意願會較大。

  舊樓是遲早要重建的,不要待變為危樓時累街坊才要被強拆。舊樓業主可以在原址分回一層樓,就是原址安置。租客始終是租客,有合理賠償便得搬。政府可以透過法庭判例定出個公開價,方便處理,減少爭拗。住舊樓者,不乏老人家,要他們日蹬4、5層樓樓梯,並不是保育,改為有電梯上到25樓,風涼水冷,窗明几淨才能保到老人家之「肉」。

  發展了舊樓,政府多了補地價收益,可壯庫房。今時市區內之舊樓,估計逾4,000幢,以每幢能建30層樓計,即是有近12萬個新單位落成。多了這些市區新樓(希望是上車盤或單位),無殼一族也會多了選擇,不用再埋怨買不起樓。

  至於屆時樓價是多少也不用拗。這些樓價不是大地產商的掠水價,是舊樓業主的心儀價。如舊樓業主硬要賣10萬元呎,而能賣出,也沒法,因為提供房屋是政府責任,不是舊樓業主責任。只不過政府希望透過這個加速拆舊樓過程中,多了較大量的新樓供應,以擺平供求失衡之問題。至於長遠的房屋供應問題,政府確是不好辦,明天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