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通縮與通脹兩派仍在爭辯。這個爭辯恍若象牙塔口舌之爭,看似無聊,但其實細心想想,便知這影響着所有經濟及金融環節。
通脹影響經濟不用說,對商品及孳息曲綫的影響也直接,即債市、滙市等金融也受影響。坊間測通脹,最低層次是基於經濟好壞來判斷,但拙文已曾多次指出世上是有滯脹的,即經濟差但通脹高;尤其大衰過後政府瘋狂救市,衰退手尾遠未清理之餘,政府的瘋狂行為引發紙幣危機式通脹。
較高層次的,是基於抗通脹債及商品價格等市場數據作判斷。可惜市場通常短視,價格一般測不到三個月以後的事。故看真正通脹壓力,必先了解經濟運作。年幾以來,狂印銀紙之所以尚未引發通脹,主因是通貨不通,信貸經脈閉塞,以致銀紙只於央行與銀行體系間流轉,沒轉出街,令貨幣流速低企。但半年來,貨幣流速其實已見加快。
貨幣流速已見加快
這可從消費信貸及銀行信貸兩者的按年變幅近半年來皆已見底可知(圖一、三)。信貸回升的背後原因為何?圖二所見,打從2 月起聯儲局出售證券資產,商業銀行信貸大幅回升;但從圖四更可見到,商業銀行的信貸回升,證券是其次,最重要是貸款!
早輪通縮派的說法是「通貨不通」,央行狂銀的銀紙只流轉於央行與銀行體系間。如今通貨已通了,你道通脹還會遠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