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終於有回穩迹象,不過,大多數投資者仍然處於半信半疑當中,尤其中國的政策仍然難以捉摸,筆者突然想起摸着石頭過河,現階段投資,就按眼見為實的方式行事好了。
自從富士康(02038)、本田在內地的員工獲大幅加薪後,內地工人薪金的漲勢,已已成為社會、政經、甚至金融媒體的焦點,如看官有印象,筆者早在4月(723期),已經跟大家說了內地人工成本上漲的情況,並命題為「兩個辣與不辣」,內地人工成本的問題,牽涉社會、民生、經濟、國策……層面複雜,但後果卻很簡單。
加薪 搬廠有暇想
不屈服的企業,惟有撤走或不幹;屈服的企業,首要的是先把工資上調,中綫則可能搬到勞工密集,成本較低的中部地區,長綫迫着轉型,向更高端的方向進發。
那些既長遠又複雜的問題,我們留給有能之士解決,擺在眼前,對投資有益又有建設性的,我們先理解無損失。短綫來說,加薪必然利好消費,老闆把工廠搬到勞動力源區,則意味民工不用離鄉別井,在家鄉上班工作,繼續落地生根,買屋是必然的,如果這是未來一個趨勢,則中部如湖南、湖北等地區的樓價將有更大批的生力軍支持,但現階段內房仍是個複雜又敏感的板塊,所以,暫且留着,等適合時機再討論。
同胞至愛 水漲船高
所以按現時內地的經濟與政策考慮,消費仍是個值得鑽研的板塊,不過,消費範疇眾多,且有地區時令之分,近期筆者的注意力又重返本土市場上。事關上周二,筆者從深圳灣關口回港,便驚見內地端午節假期入境來港的內地人潮,場面雖未至壯觀,但卻絕對是非一般假日的人流量,筆者即時的反應是「嘩,本港零售消費行業有北水照耀,收銀機必大放光芒!」
看到大批大批內地的同胞,就即時讓人聯想起,長着腳的銀両正湧入香港,同胞至愛,必然水漲船高,根據平日往內地走水貨或私人搜購的商品,不是小孩吃的就是女人用的,所以筆者今期決定講化粧品股,皆因時值年中,端午過後盛夏將至,減肥產品、防曬、面膜,將通通成為時令熱賣,旺季非曇花一現。
夏日熱賣 吼女士殷物
目前來說,化粧品股都是本港公司居多,最熱門的兩間不外是莎莎(00178)與卓悅(00653),較冷門的有奧思(01161),新上市有歐舒丹(00973)。這四間公司,只有歐舒丹擁有自家品牌,個人/身體護理的產品綫頗豐富,但面部護理產品不算十分突出,同類的競爭對手如來自英國的CRABTREE,以及其他來自歐、美、澳洲等大小品牌的競爭頗為激烈,且預測PE升至近 30倍水平,不算便宜,加上業績要上市後才見真章,暫先觀望。
至於奧思,主要是引入品牌銷售,大家熟悉的有H2O,較新引入的有 Erno Laszlo及伊夫黎雪。奧思於上周四公布中期業績,錄得44%倒退,股價即時插水,近年公司雖致力拓展自家品牌,現時擁有的品牌包括JM Makeup及Glycel,兩者的知名度不算高,尤其前者,檔次中等,在發展尚未成熟前,消費者的認受性有待觀察,因此,暫不作推介。
最後是莎莎和卓悅,被視為自由行、內地同胞最愛光顧的化粧品店,何解呢?一產品夠包羅萬有;二銷售品牌眾多,由一綫到十一綫皆備,價錢相宜。
雖然莎莎和卓悅都有上述共同特點,不過,嘗試將兩者比較的分析甚少,除了兩者的年結相差3個月之外,其實數年前,莎莎從店面的裝修、產品品牌,以至經營策略,便開始和卓悅有明顯區分,尤其近年莎莎更着重護理或護膚品的戰綫建立,似欲提升檔次,並且開拓了內地及海外市場。
現實落注 先吼卓悅
而卓悅則繼續攻內地自由行至愛,在店內加設小藥房,賣奶粉、賣保嬰丹、賣正露丸、賣藥油,這些產品的毛利未必很高,但人流及同店比的生意額,卻有所提升。
這時看官必問哪隻好?莎莎拓展中國市場的策略正確,但目前仍屬投放階段,在拭目以待的等待中。
基於兩者估值差距不多,請恕筆者現實點,首選效益容易看到,派息相對慷慨的卓悅。今期「公司專訪——卓悅 首次進軍內地市場」訪問了卓悅的管理層,探討公司的前景及策略,有興趣請參閱第30頁。另外,留意歐舒丹及莎莎於本周四公布末期業績的表現。
﹏﹏﹏﹏﹏﹏﹏﹏﹏﹏﹏﹏﹏﹏﹏﹏﹏﹏
【投資備忘】消費旺季未完
基於本港市場規模有限,化粧品股的增長,仍看重內地遊客來港情況,在莎莎或卓悅的年報非常強調也可見反映。至於毛利趨勢方面,除了產品結構外,本港零售業對租金成本亦甚為看重,但租金成本多在事後,甚至業績公布期才得悉,所以有興趣該類股份的朋友,最好不時留意一下,這些公司在旺區租賃的情況,如發現公司有過於進取的表現,或內地遊客來港有遜於預期的迹象,宜先沽出。
鑑於下半年,暑假及金九銀十均為內地客出遊、消費旺季,所以端午節假後,化粧品股如出現正常的調整,反是趁低吸納良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