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出口數據亮麗,歐洲金融穩定借貸體正式成立,並將投入運作,真正效能雖尚待考驗,惟對金融危機的應變能力增加,美國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回落,西班牙國債拍賣理想,加上瑞士央行最新外滙儲備增加,衰退憂慮暫降下,短期有助環球股巿上攻反彈,經歷上月跌巿後,6月股巿應不太冷,走勢應趨向個別發展或橫向為主。
內地上周公布最新系列經濟數據,基本上反映調控效應漸現,除了早前的領先指標,包括採購經理指數,商品房及汽車銷售,以及發電量外,如上月新增貸款量按月下降,反映資金寬緊的貨幣增長速度放緩,惟因期內通脹已升穿政府全年控制目標,令內地銀行存款低於通脹的負利率情況惡化,配合工業增加值及固定投資按月降溫,市場開始憂慮內地經濟增長現時減速,倘下行幅度不能遏止,通脹卻持續擴大,會否帶來滯脹局面。
筆者相信現毋須過早憂慮,因部分漲價效應屬結構性,部分元兇如食品及蔬菜價格已大幅回落,加上商品價格於高位顯著回落,加上去年基數在下半年逐步上升,故相信整體通脹稍後應有見頂緩解迹象。反觀在面臨歐洲債務危機外憂,避免中央經濟硬着陸,短期加息機會不大。
至於全年出口增長則可能先高後低,上月出口遠超預期,主因部分經濟體如美國、東盟及歐盟的增幅逾四成半所致,惟歐盟為內地最大貿易夥伴,歐債危機爆發,歐元走弱使其對中國商品及服務的需求降低,加上美國去庫存的影響性增加,應令下半年出口增速放緩,人民幣短期升值壓力不大。
相反近期美滙指數曾衝上15個月高位,內地可藉此打造更靈活的雙向交易活動,當然推向全面自由兌換言之所早,但內地經濟增長熾熱,對許多主要經濟體皆錄得龐大貿易順差,惟現時歐元和其他貨幣兌美元下滑,會認為人民幣升值可以緩解本國對中國的長期貿易逆差,且調降對內地滙改的預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