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5日 星期一

石鏡泉 - 扣而不發

3月12日,是植樹日,是為紀念孫中山忌辰者,但2010年的3月12日,可以是股市忌日,因為市場預期中國人行會加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以至加息。今日,知道兩者都無,股市會怎反應?

  2010年1月12日,人行猝然提升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2月12日,人行又再加此率 0.5%。賭仔看攤路,自然會估3月12日,又或加率日,尤其是剛公布的2月消費物價指數為升2.7%,較市場預期的2.3%為高,亦逼近溫家寶總理所訂下的,2010年消費物價指數為3%的上限,故估人行在3月12日,又是個周五,是一眾環球央行,當然也包括人行的出手「佳期」。可是,這次人行是揀了個「錯失佳期」,為甚麼要「錯失」?

先解讀加息意圖

  首先要肯定,央行加息或加存款準備金,有兩個意圖,一是真想借貸成本上升,使貸款者借貸成本上升,從而抑制資金流速;二是出口術靠嚇,因為真的要加時,會把今時脆弱的經濟加到殘,屆時央行便認真麻煩。

  今年 1月12日人行要提升存款準備金率,是因為傳出今年1月第1個星期,中國的銀行已貸出1.6萬億元人民幣的額度,立時觸動人行神經,反射行為之一是立加存款準備金率0.5%,這個加,殺市場個措手不及。雖然1月12日(周二)公布會在1月18日(周一)加,市場已然在1月13日立時反應。恒指在1月13日便下跌了578點,之後反覆向下,直到2月8日的19423點,這較1月11日的高位22672,跌了3,249點,是逾14%。

  到2 月12日,是春節假前的周五,這次人行不想殺市場個措手不及,而是假前公布,會在春節後加息,這次事先張揚的加息,未為市場帶來下跌,反之假後復市,恒指更反升265點,之後的市道,亦基本上是升的,一直升到上周四的21333點高位(圖一)。這雖然跟1月11日的22672點仍低,但相去只是1,339 點而已。以今時人行已加了兩次存款準備金率,歐洲又爆出5隻「燒」豬,澳洲又一再加息,美儲局又提高了貼現窗利率0.25%而言,這個恒指(或者是環球股市),已是成功地扒了逆水,沿着「富貴河」直上,有望跳龍門了。

見到叛逆股民怎辦?

  作為央行決策人,當見到這些不怕死(加息)的股民時能怎辦?大家可以作以下的場景推理。

  今時人行就似面對一群叛逆股民,右手有左輪一把,內有4發加存款準備金利率的子彈,已發了兩響,還剩兩粒子彈(將存款準備金率提至18%,已是很高、很高),腰間有兩個息彈,各為2.7厘(今年加兩次息已是差不多,除非中國經濟極熱,不然加兩次息又已差不多),此即是謂今時人行如再加兩次存款準備金率、加兩次息之後,人行也會彈盡。如果叛逆股民真不怕死,前仆後繼時,下半年的股市就會失控,不滅股市泡沫,不成;為滅股市泡沫而要狂加息亦不成。如是狂加息,或會重蹈1994年恒指圖勢,當年美儲局長格蘭斯班一句為要「消滅通脹於萌芽狀態」(筆者認為他當時是錯判了通脹形勢),結果是恒指由12000點回至6900點(圖二)。當年經濟底子好,格蘭斯班估錯,連加7次息之後,美、港股市仍不死,恒指更於97年爬見18000點新高,但今時經濟底子不好,如果央行又估錯,必會死得人多,你謂今時如恒指回見10000點,A股回見2000 點,道指下見8000點,其所帶來的負財富效應,是環球一眾央行所樂見嗎?不會。

開槍也怕彈盡

  在這些場景,央行警察會拔槍對着股市暴徒,大呼:「咪亂郁,亂郁就開槍(加息)。」但只要暴徒聽話,央行警察應是在個扣而不發之態。暴徒驚開槍(加息),警察更驚開槍,一怕彈盡,一怕傷及無辜。

  無論是投機型還是投資型的「暴徒」,為免招來傷亡,最好還是不要起哄,市哄了上去不要搶,市跌了下來就不妨執。人行警察叫你不要炒樓房,你就不要炒;人行警察未叫你不可買股,合價就不妨買。囤地、炒樓會加大貧富差距,股市齊上是大家富,當投資者認識到這個扣而不發的相對安全時期後,資金就會由樓轉股、由債轉股,到股價一起哄,或起哄過多時才入市,風險便大。

扣而不發的兩個條件

  這個扣而不發的時刻也不會長存的。不要將中國的消費物價指數升穿3%便當要立加息,真正的惡性通脹不是來自豬肉價升,而是來自貸款增長過快。只要今後每個月的新增貸款保持在5,4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或以下水平,則存款準備金率可以不用再加,而息也可以捱到在今年第三、四季才加,偷長了個不加息的時間窗,股指上升的空間便可拓大。這個5,400億元之數是這樣來的,1月銀行貸款有1.39萬億元,2月有7,001億元,合為2.09萬億元,以全年貸款為7.5萬億元計,之後的10個月,應是每月平均5,400億元,上半年每月可貸高於5,400億元,但下半年就應每月貸少於5,400億元,苟能達此,便為扣而不發,創造了第一個條件。

  第二個扣而不發的條件是要貨幣流速,以M2貨幣增長率計算,要由近30%增長水平,回至17%水平,如在第三季時仍未能朝這個17%目標進發,人行警察便不能不拋出息彈。

  這個17%的M2貨幣增長率是溫總定出來的,而溫總這個M2增長率要求,不是政治口號要求,而是應1930年代經濟學家Iving Fisher的MV=PQ貨幣供應與通脹關係的公式而來。大家都知今年要銀行貸出7.5萬億元(M),仍是個不小的數目,如果貨幣流速(V)不受約制,仍是近30%時,通脹(P,Q)必來。要增加貨幣供應,但又要減低貨幣流速,幾同叫你餐餐吃肥肉,而膽固醇仍不高,有沒有方法?有,關鍵在保八。明天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