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昨天公布新一年的財政預算案。大家要談的事項會不少,大多數會圍繞派多少、使幾多、收稅又多少等。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我們政府的理財政策該如何,才最合香港今時及未來所需?
在97回歸前,港英的理財政策是不許有財赤,以免累到「事頭婆」。因此福利便有限,做到大市場小政府。
97回歸前,彭定康這個末日港督有個重要任務,就是一反以前的少福利政策,改為大派福利。這是英國在撤出任何殖民地前的慣常動作。其中一項他想派的福利是曾倡議向每位老人派老人金,每月2,000元,跟通脹掛鈎。當時筆者就為文反對,因這是「一毫子想食碗仔翅」。假如真推行,會對未來的特區政府財政產生極大壓力。就以每年通脹為3%計,從1997年算起,到2030年,這個每月2,000元會變成為5,300元;假如通脹是4%,則會變成為7,300元。又以當時每4個港人中有1個老人計,即是其餘的3個年輕港人,每人每月要付1,700元或2,400元,或每年要付20,400元或29,200元給我們這班「老嘢」。現在回想當年反對是認真笨。為甚麼不讓80後去養我們這班40後?不過就算真推行,筆者這個老嘢也可能無得享,因為屆時年輕的一輩可能供得樓來都無錢交稅,更何來供老人金?
到97回歸後,特區政府仍然行量入為出之財政,因為這是基本法規定的。後來因為亞洲金融危機、禽流感、環球金融海嘯等,都不時錄有財赤,中央政府亦開了綠燈。不過,一如今日大家在各傳媒所見,一定有不少聲音認為財爺派得不夠,救不了窮人。
有了這個簡單的香港財政政策歷史背景,大家認為在之後的特區政府財政政策應以何為依歸?
大家到大嶼山的東涌遊玩,知道那兒有個東涌古城;到今時九龍城遊玩,知道那兒有個九龍城寨。兩者都說明,當時香港已有稅關,專收鹽稅、地稅、丁稅。
金融制度須健全穩定
到香港成為英殖民地後,香港由農村走向工商業。這百多年來的稅入,亦由鹽稅改為出入口稅、公司利得稅、個人入息稅等。五十年後,香港會以甚麼稅入為主?可以預期,應是金融業上的服務稅,這包括證券買賣的印花稅、企業利得稅、個人入息稅,而這兩種稅的最大來源可能均跟金融業有關。50年代,工業界所交的稅應較金融業者為多,但今時,應是金融業界交稅多過工業界。
當然,橫跨這百多年的一個主要稅入,是賣地收益,在70年代如是,今時如是,估計在未來的50年也如是。
當我們的稅入基礎是以金融業和賣地為主時,才保證金融制度的健全,對港人福祉極其重要,因為如香港的金融業界有一半是雷曼兄弟的結局時,香港的稅入便大減,甚麼福利也派不出。
如我們能發展出多幾種產業,不光依靠金融業來支持稅入,一定是好事。但這些待發展的行業,仍是嗷嗷待哺,未能賺錢養家前,怕還是要靠阿媽餵奶。亦因此有個穩定的金融市場,對本港中短期言是極之重要。可惜要個穩定的金融市場並不容易。英女皇伊利莎伯曾問過一些經濟學家,為甚麼沒有經濟學家能預告有這次金融海嘯,好讓國家有所防備。經濟學界的答覆是︰不是沒有事前預警。筆者認為這只是事後補鑊的說法,假如100個經濟學家只有一個人發出預警時,這說明是這一個有用,還是99個無用?另一個該提出的問題是︰就算那一位經濟學家能發出了預警,為甚麼政府官員未能聽得入耳?一個可能的解釋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世界太好時,沒有人會對歡樂派對將完的說話,警告,會聽得入耳,這是人性。
政府要大力干預炒賣
要保障港府的財政收入,前提是要保證金融制度的穩定性,也即是要不讓今時的金融危機再次發生。此中或許可以再次檢視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論說。
該派認為金融危機是源於銀行可以創造通貨及信貸。早於1933年,Irving Fisher從30年代美國眾多銀行倒閉的事例中,就指出銀行的寬鬆信貸會導致「投機與犯規」(Speculation and outright fraud)而這會威脅到銀行的穩健性。其後Hyman Minsky指出經層層濫貸後,到一個突然時刻,銀行會對他們交易對手的信用不再信任。這個時刻叫做「Minsky Moment」就會帶來連串的骨牌效應這個理論於1982年發表。於2007年8月,BNP凍結三隻基金的贖回,2008年3月貝爾斯登出事,以及 2008年9月雷曼兄弟爆煲中,充分地體現了出來。
Minsky的理論解答了英女皇依利莎伯二世的提問,確有早知者,但回應不了英女皇的提問,確未有及時的預警者。要預警有效就先要不讓美國的房地產價格飈升,銀行不可以有濫貸,去炒樓、去炒股、去炒金、炒油。
要做到這個,政府就得要大力出手干預炒賣,其結果會如摩根士丹利最近的一個研究報告所估,會將買賣股票收益由之前的平均13.3%回報,壓至只得5.4%回報,而銀行方面將要面臨重大的集資壓力。我們可會肯為將來的穩定,而忍受當前的損失和承擔當前的責任?
中國政府就是在做這個,所以銀行不可濫借、濫貸,亦會要求銀行界提高其資本充足比率高於今時世界的平均水平。這裏或要橫撇一筆,這個「高」字,或有不當,因為可能是今時世界的平均水平過低而已!
在這個前提下,一個理想的理財政策將為何?明天再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